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求職面試>在職場上,如何展現協同作業能力?

在職場上,如何展現協同作業能力?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協同作業」在職場中的重要性,說明為何學校只重視個人成績,卻忽略了團隊合作能力,導致許多職場新鮮人難以順利升遷。

在職場上,如何展現協同作業能力?
share
share

日安,我的朋友,我是石頭哥—你的職涯導師。我們這兩週圍繞在學校與職場之間落差的「偕同作戰」(協同作業)探討,探討什麼是「協同作業」?提升「協同作業」的能力如何能幫助到你逐步跳躍升遷?單純講一番大道理還是難以理解,能否舉一個實際的案例呢?

來,今天石頭哥就帶你一起聊聊具備「協同作業」能力的工程師與不具備的差異。

♟ 模組類別:職場煉金術第三講—創業或就業
♟ 適合對象:在職場中一直撞牆,跨不過去的朋友,石頭哥點出你可能的問題點。

學校重視個人,企業重視團隊:

在大學你只要聽聽課、做個筆記,考前熬夜個幾天,把知識裝進腦袋,你個人就能拿得到好的成績。到了職場,卻不是你自己100分就行,而是每一個人都像是拼圖版上的一塊拼圖,大家的「協同作業」才能夠產品品質好、產量高、交期短,讓公司營收成長。
但是學校沒教這個「協同作業」啊?!

具備「協同作業」能力的差異:

在大學,學習是自己的事情,成績是比較而來的,別人差我才能顯得好啊!

在職場可不行這樣,比如你當品管工程師好了,品質好壞都由你把關,一般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擔任工程師,都是執行主管交辦的事務,以及碰到問題解決問題。如果主管告假一週沒交辦事務怎麼辦?絕大部分都會說太好了,這週可以好好來個下午茶,休息一下。上述這種是一般的工程師,也因此異常問題一多時,常常被客戶、同儕、主管追到喘不過氣,陷入忙到翻卻被主管嫌到爆的窘境。

具備「協同作業」的工程師,會把自己當成流程的一部分,前瞻後顧的把事情串聯起來,讓自己做在事情還沒出問題之前,也就是預防管理做得好的體現。同樣以上面的品管工程師而言,你不是等在那邊只做抽樣、異常處理、可靠性試驗即可。

而是你會事先掌握到產品何時投入?
每周的投入量是多少?
那些產品狀況比較多需要提醒同儕特別注意?
依據規範作業你必須抽樣多少數目?
需要做哪些可靠性測試?
你的抽樣與可靠性作業總共會花費多少時間?
整批產品預計何時出貨?
如果可靠性不佳,你得拉哪些前後影響批的材料?...。

當你懂得前瞻後顧時,也就是你把自己的作業視為產品流程的一個環節。因此,你會主動的跟生產管理單位溝通,了解產品排程投入時間;你會跟生產線的製造部門溝通,掌握預計投入第幾條產品線,何時可以抽樣;你懂得跟製程單位溝通,如果品質有疑慮時,誰來調整製程;你懂得跟業務部門溝通,你的這些抽樣與可靠度試驗,是額外增加的嗎,會增加公司多少額外的支出,請業務跟客戶告知,以及你的抽樣是否會遞延到交期...等等。

看到沒,「協同作業」的能力強不強,是你在職場中安身立命,逐步晉升的不二法門,可惜學校沒教。

留一道思考題讓你來思考:

既然具備「協同作業」能力這麼重要,那麼如果你是一位人資部門的招募管理師,你應當如何把「協同作業」體現道你現在的工作上呢?歡迎留言互動分享,咱們就下文分曉囉。

本文經 石頭哥 授權
文章來源:在職場上,如何展現協同作業能力?以工程師為例

上一篇: 公股銀行 MA 面試全攻略|一銀、合庫、彰銀、華南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石頭哥 / 用文字陪你長智慧、豁人生,引領你遇見更棒的自己。

27年半導體產業品管職人,專注於以實戰經驗,引領你突破自我、梳理專業。 創志工社,13年長期投入CSR、偏鄉學童課輔、元智大學—免費職涯導師,盡企業社會責任。 50plus,挺進 DBA向學,帶你深入探索模組化、系統化品質治理,助你職場升級,遇見更棒的自己。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