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法律系畢如不國考 從事什麼工作最佳?

法律系畢如不國考 從事什麼工作最佳?

台灣的法律系畢業生每年5000多人,但是律師加上國考名額,不到畢業生4成,僧多粥少。但如果不只想走考試這條路,法律系畢業生要如何找工作,能發揮所長脫穎而出?

法律系畢如不國考 從事什麼工作最佳?
share
share

大約自2000年開始,各大學開始廣設法律系,包含部分技職院校改制的大學亦然,由於法律人的社會地位不錯,尤其台灣好幾位總統、副總統都是出身法律系。

各大學廣設法律系的原因

另一方面是同時期律師考試的錄取名額大幅度提升,讓不少高中生在選填志願時,沒有仔細研究,有法律系類似醫學系,畢業幾乎都能考上證照的”錯覺”(註1),因此法律系在當年所謂的第一類組中,排名都名列前茅。

註1:實際上這當然是誤解,醫師證照的錄取率約醫師71%,牙醫師76%,遠高於”大幅提高”後律師20%左右的錄取率,國家考試司法人員的錄取率則常年在5%以下。

對於大學系所而言,因為設立法律系相對容易,只需要網羅能授課的教授即可,幾乎沒有實驗儀器這類額外的支出,所以只要有不錯的師資助陣,幾乎都有開設意願。

故根據教育部高教司網站資料,以109學年度為例,國內共38所大學校院設了超過100個法律相關系所,每年畢業生超過5000人。資料來源:大專校院一覽表

法律系畢業生正面臨的失業危機

每年律師考試的報考人數,由5000人上升到近年的10000人左右,但錄取率平均約只佔8%,至於司法官考試的錄取率更低,只佔約3%~4%,加上其他公職或證照考試錄取率亦不高,可以推論有眾多考生,不斷的重複參加每年考試。

根據統計所有法律相關的法律證照類與公職資格類考試名額,最多容納30%左右的法律系畢業生,造成僧多粥少的情況。就算把範圍擴張到調查局、法治、廉政類的考試,由於外系多半也可以競爭,因此造成大量法律系畢業生,無法用考證照或是資格的方式,進入職場。

政府機關的統計,也佐證了前述推論,勞動部每年更新最近5年大學畢業生薪資及就業流向,103至107年的資料顯示,雖有不少民眾認為如藝術、人文社會及語文等文組學門就業不易,但藝術學門平均3.41個月可找到工作、人文學門平均3.76個月、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約3.62個月。

相較之下,理工領域的數學及統計學門平均求職約4.17個月,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學門平均也要3.96個月。

求職時間最久的「爐主」,則是法律學門,平均5.92個月才能找到首份工作。在近5年畢業已工作的1萬4924人中,找工作逾一年者達2742人,占近2成。(註2)

註2:法律學門,平均5.92個月才能找到首份工作 相關報導1 相關報導2

司法類、法政系公職或證照考試錄取率不高,有眾多法律系畢業生,不斷重複參加每年考試,而不知道怎麼找考試之外的工作。

有網友在ptt上po文,寫到法律系是不是一個「沒考到牌就準備領22K」的科系,尤其2019年開始,考試除了有400分的限制外,錄取人數也從800~900名降至500名,不禁寫出「念法律系的是不是很想死啊」。

這名網友還寫到,以前因為律師錄取率過低,畢業之後還要經歷國考的高度壓力,法律系連在台大都沒什麼人願意念。現在法律系是不是快要重返當年升大學選填志願墊底的農藥(榮耀)了呢?

許多網友爭相討論,有人指出台灣法律系的出路狹窄,想當司法官的錄取率超低,許多人考不上就換當書記官、法官助理、法警、錄事等等,但這些職業年薪雖然穩定但並不算高。

有網友直言想當律師的話,現今社會的律師供需相當飽和:「很多拿了牌子也沒在當。實習律師 25K ,一般受雇起薪超過 50K ,進大一點的事務所賣肝可以破百甚至兩百吧,自己開就看本事了,年收破千萬的也是有,但都少數菁英了。」

更有網友直言「法律說到底,為徹底的內需產業,是100%只適用於台灣本地的規則,執照到了他國就毫無用處。你要拿到其他大國的律師執照,或許觸類旁通之下,學習曲線會比一般人好一點,但也幾乎等於從頭開始,沒什麼意義」。

在討論中,有個網友的說法引發了認同:「法律系就是有地區侷限性,所以下場很慘,只能在台灣混,然後念法律的英文若差,根本無法外銷」。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沒有解決的方法嗎?

法律「考試」外的相關工作

法律如果還想繼續以法律專業謀職,大致分為「法務專利類」與「學術研究類」兩個方向,但如果是法律系剛畢業的新鮮人想要面試這兩大類工作,通常在校成績不可太差,畢竟沒有證照而法律系內考試的成績又不佳,企業通常會質疑是否有法律專業,此外也不可有想要一邊就職一邊準備證照/國家考試的騎驢找馬心態,以免蠟燭兩頭燒,備多力分結果兩頭落空。

法務/助理/專利類

法務專利類的工作中,扣除需要考證照的律師、代書/地政士、商標/專利人員外,還有法務人員(主管、專員)、法務助理、工商登記服務人員等。

法務人員

法務人員在法務助理的協助下,主要從事法律資料的蒐集、整理及業主交辦的法律相關事務工作,並處理公司的法律問題,包含法律資料蒐集、整理,並處理法律訴訟案件,檢驗法律紀錄、審閱契約和相關文件,提供諮詢或代理與法律相關事件等。

如公司設有法務主管或是法務長類的高階職務,通常法務主管還需要協助公司預先在國內外智財、專利、商標…等領域布局,防患於未然。

法務人員除了法律知識,還需要相當熟稔的產業知識,此外通常也需要不錯的英語或第二外語能力,畢竟需要法務的公司行號,在台灣通常以從事對外貿易或外商為多,進此類公司,法務人員也較有加薪或晉升空間。

還有一類法務人員是在資產管理公司擔任帳務催收,也就是利用法律手段例如民事訴訟要債務人還款,不過因資產管理公司通常都是處理不良債權,因此有相當大的難度。

在保險公司的法務人員則可能擔任保險審核或訴訟相關的工作,例如審核保險案件的危險分級與核定保費率、處理保險業務相關的後勤工作等。

法務助理

法務助理通常是指在律師事務所內,協助律師處理各項內勤(管控案件進度、整理卷宗、文件及檔案、協助打字等)以及外勤(至法院等機關影印卷宗、申請/送交文件及遞狀等)

更重要的還有協助律師蒐集實務見解、查閱尋找法律相關資訊、簡易訴狀撰擬、隨同律師開庭進行紀錄、隨同律師履勘現場等。

而在社群時代,法務助理也常需要幫事務所網站/社群平台進行法律文章之撰寫及編輯。

所以基本上法務助理雖然沒有律師的執業牌照,但會經歷所有訴訟的程序與實務歷程,大都會熟能生巧,因此對未來進入其服務的律師事務所專精的產業當法務,通常有加分效果。

不少法務助理也是邊累積實務經驗,邊考國家考試,但法律事務所通常希望法務助理能工作一段較長期間,加上工作其實不是很輕鬆,所以須審慎規劃職涯。

政治類助理

在我國的憲法架構中,負責法案審議與通過的中央和地方機構,即立法院與各縣市議會,都由選舉產生成員,但選上的立委或議員大部分並沒有法律方面的專業,就需要聘任大量的法案助理協助。

法案助理的工作除了立法資料的蒐集外,還需要對行政機構提出的總預算案審核資料進行分析,以及秉承立委或議員之指示,撰寫書面或口頭質詢稿、媒體新聞稿等。

除此之外還要能與業務相關的公部門及媒體保持良好關係,以及能協助或單獨進行選民服務、糾紛排解等,工作內容可說是包羅萬象。

因此擔任政治類的助理,除了法學能力要有一定基礎外,還需對政治有興趣,關心社會、公共事務,論理清楚思緒清晰,文筆好並有論述能力,個性溫和有耐心、交際手腕靈活等特質。

工商登記服務人員

工商登記服務主要處理工商登記相關事宜,例如公司行號設立、工商登記、變更登記、各種特許營業項目執照申請等。並協助客戶處理工商登記的相關問題。以及與公部門即相關主管機關承辦溝通協調。

從事工商登記服務,對於公司法、商業行政法規、有限合夥法、商業會計法…等相關法規命令都要相當清楚,也要注意較新的法規,例如產業創新條例及子法,才能為客戶快速專業的解決問題。

雖然工商登記服務人員是比較基層的工作,但可以因此接觸到不少企業主,並展現法律專業,未來不論求職或創業,都能成為不錯的人脈圈。

學術研究類

擔任教職如法律系教授也是法律系學生的出路之一,但教職有其較封閉的職涯系統,與一般求職者完全不同,並非本文討論對象,故不多做論述。本文學術研究是類指擔任研究機構、智庫或私人企業的研究員,或法律書籍的專業翻譯。

法律不是孤立的社會現象與制度,而是和經濟、社會、政治、科技等無不息息相關,尤其在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相當快速,法律立法速度跟不上科技發展,造成許多問題。

例如不少基金會、財團法人針對如能源、環保、新科技…等各領域推動發展計畫,或參與政府專案,除了相關領域的實務,都一定會涉及許多相關法條,就需要專人研究,並與計畫內容相結合,才能執行,因此常常看到「XX領域法律研究員」的需求。

這類「法律研究員」的工作內容,不全然是法律條文的研究,常常更偏重於實務與產業界的研究,以能源領域的法律研究員為例,可能需參與電力交易、電力市場、電業管理、組織企顧等相關研究計畫,以及協助政府研擬離岸風電、再生能源相關法規標準,完成法規預告及公告等,最後將這些成果撰寫成研究報告。

又如「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為了推動臺灣的資訊科技發展而成立,但資訊產業的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很快就面臨到立法跟不上發展速度的情況,所以資策會很早就成立「科技法律研究所」,有大量法律研究人員。

因資策會科法所針對國家社經情勢變化及未來發展需要,研究科研創新法制議題,包含人工智慧、大數據、資安管理、電子商務、生技醫藥、文化創意、數位匯流、智慧財產、產業創新…等眾多領域,因此也需要大量懂法律並能研究新科技的跨領域人才。

金融、生醫、能源、環保、新科技...等眾多領域,都需要有法律訓練的跨領域人才。

善用法律人特質找工作

高中生會在大學階段想要選填法律系,一定有部分是具有這樣的特質:「心中富正義感,喜歡打抱不平,而且口才好、文筆犀利。」

而在受了四年法律教育之後,如果不是太混,應該都會理解法律重視縝密的邏輯思考,以及大量資料整理後再歸納統整。即使法律系畢業之後,完全不想從事法律相關的工作,還是可以利用法律人前述的特質,當作找工作的方向。

例如擔任業務工作,直接就向客戶推銷,往往容易遭受拒絕,但如果邏輯思考能力強,則可以輕鬆站在客戶角度思考,釐清客戶需求,將所擁有的證據資料與想要達成的結果相連結,構思幾個達成目的之方案,最後再選擇一個邏輯上最佳的方案說服客戶,成功率必定高很多。

延伸閱讀:成為頂尖業務的10大職能、7大溝通技巧、3大秘技

而富有正義感且善於整理資料,如再加上文筆或口條好的特質,也讓很多法律人能在媒體上發揮所長,加上許多政治、經濟、社會、科技類的報導難免會牽涉到法律,因此有法律背景擔任記者,往往能如虎添翼。

媒體在現代不僅限於傳統的電視、報紙之類等主流媒體,因直播主、Youtuber類型的網紅以及自媒體的興起,如果外表上相、口條又好,亦可朝此方向發展。

結論:山不轉路轉的求職路

現代社會分工日益複雜,很多行業其實都需要法律專業,,例如「法律加政治」、「法律配科技」、或是「財經法律」,「企管法律」、「醫療法律」實際上都非常缺人。

再加上網路發達,誕生了很多新興行業,法律如做為一個訓練思考的工具,並結合社會需求與個人特質,就能創造出新的工作領域。

考試並不是法律系畢業學生的唯一出路,大可不必只在「考試」上面鑽牛角尖,應設定停損點,以免浪費了寶貴的時間。

下一篇: 揭露頂尖業務的10大職能與工作祕訣!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林驊仁 / 職涯當「實事求是 精益求精」

職場修練近30年,待過公私財團法人、新創公司、大型傳產、上市櫃企業,歷練基層到中高階經理人。職場識途老馬精選好文章,幫你鋪開職涯康莊大道!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