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求職面試>Yahoo/Kronos/微軟 軟體工程師面試心得

Yahoo/Kronos/微軟 軟體工程師面試心得

這位中字輩資工碩士畢業生分享了求職過程中的面試經驗與心路歷程。面試Yahoo後端工程師職缺時,因缺乏相關經驗而未獲錄取;Kronos的線上測驗難度高,最終未有回音

Yahoo/Kronos/微軟 軟體工程師面試心得
share
share

文/Dcard 網友

大家好,這段時間求職終於告一個段落,看了很多版上的分享文,加上自己這次都有紀錄面試心得,所以來版上回饋一下。這段經驗分享會按照時間軸來分享。原本是面試後寫給自己紀錄用的所以非常流水帳,還請多包涵。

背景

中字輩CS學士->112CS碩士
大學拿過幾次卷+系統場軟體實習半年
有做過一些簡單的side project(個人\團隊專案皆有),都偏軟體project  

去年碩士畢業到年底這段時間準備面試(刷題)+做一些想在工作前完成的事,年底開始認真求職。

part3的時間跨度其實和part2差不多,只是part3及下一篇part4都是自己主動投遞的職缺。這時候就把人力銀行履歷關起來,專注在準備自己投遞的職缺上。

下一篇part4就會把剩下幾間面試經驗都分享完了,但會再額外整理一篇心得+所有有應徵\收到面邀的公司的結果(包含履歷關直接感謝信的)。寫的落落長真的辛苦各位的眼睛了。
=============================

Yahoo E-Commerce Backend Engineer

結果:感謝信
時程:
D+0  投遞履歷。
D+11 收到email面試邀請
D+21 一面
D+88 感謝信

首先要說下這個缺沒有標註是開給new grad的,只是看沒有限制年資就投了。

Linkined上面看到職缺主動投遞,一周多後收到一面邀約。

原本很緊張的在複習Java和準備一些後端知識,後來上網查了下發現一面好像只有自我介紹和職缺介紹有放心點。

當天進線上會議室後有一位主管和兩個資深工程師,他們簡單介紹一下面試流程就開始讓我自我介紹了。

自我介紹過程他們有時會針對經歷做提問,最後也有問些BQ。

自我介紹時他們好幾次說我做的這些跟他們要的技能比較沒有關係,但我也沒什麼辦法,不講這些就沒東西講了。

QA部分,我問說需不需要oncall,要oncall,但他說他們oncall真的會有事的機會很少(非一線)。另外就問了些新人訓練、使用的技術等等的問題。

因為我自我介紹蠻多是和後端無關的,所以結束前和他們說「我知道有很多經驗和貴部門無關,但因為我這種新鮮人相關經驗較少,我只能盡量展現自己有的專案和作品給各位看,一方面展現出我怎麼把我所學應用到專案中,另一方面展現我在學習方面的態度」(超尬,但我也只能盡力圓場)

最後和我說我對後端有興趣可以去網路找些相關的side project來做,聽到這句大概知道涼了,約三個月後收到感謝信。感覺他們想找有相關經驗的。

結束後反省下這次面試,除了經驗這種硬實力問題,我覺得PPT自我介紹太長了,講完都沒留多少時間給他們介紹職缺,但至少也要讓主管知道做過哪些東西。

所以後續面試都偏好不使用PPT,先簡單講過這些經歷,主管對哪部分有興趣再開PPT詳細解釋,應該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剛好前幾天版上有篇在討論面試PPT的,只能說我自己也不是特別喜歡用PPT自我介紹,但確實有不少公司會需要。

PS: 之前爬文時發現yahoo這部門好像被買走了?

Kronos Software Engineer

結果:無聲卡
時程:
D+0 官網投遞履歷
D+4 OA連結(無聲卡)

Linkined上面看到職缺主動投遞,查過資料知道這間面試很硬,自己八成過不了,但難得看到沒要求年資的職缺,想說投投看長長見識,這個缺一樣沒有標new grad。

印象比較深的是投履歷時很直接的我要填有沒有拿過書卷獎。

幾天後收到hackerrank OA連結,限時兩小時,考八題,其中六題是程式題,一題數學一題選擇題。
六題程式題有三題是class設計的題目(有點像system design?),對於幾乎都練DSA的我來說幾乎是降維打擊,而且要求的完成度很高,包含一些error handling都要完成,時間非常不夠。如果是很多實作經驗的大神應該能完成。

最後只寫出五題,還不知道寫得對不對,後續無聲卡。

自己感覺OA蠻偏重coding的,只有一題數學,和網路上查到的資訊不太一樣,如果是研究員\交易員的可能會更重視數學?

Microsoft Software Engineer

結果:無聲卡
時程:
D+0  請學長內推
D+1  收到被內推的email
D+15  OA連結
D+29 一面通知
D+34 一面(一天面兩場)
D+50 二面通知
D+60 二面(無聲卡)

年底時請學長內推,學長剛好在這個我投遞的部門。投遞的時間蠻早的,大概在面part1那幾間公司時就投遞了,但外商就是拖比較久。
約兩周後收到OA,OA結束後一周多收到面試邀請,線上面試,一天內面兩場。

面試前和幫我內推的學長聊過後知道雖然職缺寫software engineer但其實是做韌體的。

一面進去後面試官(資深工程師)讓我自我介紹,簡單自我介紹完之後讓我分享覺得自己做過最厲害的東西,只有我能做到的東西等等。這段都是BQ,覺得這部分沒答得很好。

剩15分鐘時考白板題,bits operation相關,用一般標準做法做完後他問能不能用更快的方法。這就真的是比較韌體的考題了,平常比較少練,最後也沒想出最佳解,中間有試著要hint他說沒有hint,QQ。

最後QA部分他問我知不知道這個職缺在做什麼,因為和學長聊過所以有答出來,只是前面和他分享的專案幾乎都軟體專案,不知道有沒有影響,我也沒韌體經驗可以分享就是了。

同一天第二關面試,這位面試官就從頭到尾BQ問題了,感覺是想了解人格特質。第二位面試官超和善的,聽我分享專案後說雖然和他們工作沒關係,但還是願意看DEMO。

約兩周後約二面,蠻意外有二面的。二面看起來就是大主管了,一樣線上面試。微軟面試前都會讓我知道面試官名字,所以這次有先去查了下主管的資料做點功課。

當天他稍微晚了五分鐘,簡單介紹後就請我開始自我介紹,講到實習的時候被打斷,根據實習的經驗去問BQ(學到什麼?有沒有覺得可以改進的地方?遇到什麼困難?)。然後就這樣大概問了20分鐘,所以後面的自我介紹(碩論、專案)都沒有提到了。

最後QA我問了說像我這樣經驗偏軟體的新鮮人會希望我們做什麼來更fit這個職位,他就說學校只是教基本,所以他不會要求新鮮人有很多相關經驗。

主管特別強調他覺得比coding或技術更重要的是溝通、發現問題和系統設計及管理等其他軟實力,他會透過對話了解我們是否具備這些特質。

二面後約兩周後收到微軟請求填寫面試經驗feedback的email,猜面試流程結束了,所以去微軟career查了下應徵狀態,發現變成not selected了。不過因為沒有感謝信還是當作無聲卡了。

=============================

後半段是當時的一些心路歷程,和面試資訊無關,沒有興趣的人可以跳過:

微軟一面結束後有找幫我內推的學長聊過,他說面試官覺得我看起來比較想做軟體,如果這樣的話那他們也不耽誤我。聽到他們這樣說心裡真的是涼了半截,但他又說我是少數知道他們部門在做什麼的應徵者。

然後學長跟我說他覺得我找軟體缺可能也不好找,因為可以算是工作的只有實習的半年經驗。好的軟體公司又比較喜歡找有經驗的。

反而軟韌因為在學校不太可能真的學到很多產品的domain knowledge,所以只要coding能力OK比較願意接納新鮮人。
根據我面過的公司來看確實有這種感覺,軟體新人缺少得可憐,薪水通常也是輸一截。

和學長聊完之後自己想了很多,我過去經驗確實都是軟體專案,雖然都是些小專案,但也都做得很快樂。

可是我其實不太確定我是喜歡coding還是喜歡開發軟體,應該是各佔了一部份,但我也不知道軟韌的coding是不是我喜歡的。

那段時間的心態蠻迷茫的,我在想我有很缺錢嗎?家裡其實沒給我什麼經濟壓力,我也不是個物慾很強的人。
但當初大學選擇念資工其實也是因為薪水高,只是我湊巧喜歡coding。那我如果去薪水比較低的軟體工作做是不是又顯得我讀這兩年的碩士很浪費。

家父是一位非常優秀的人,自己白手起家,供給父母到子女三代人的生活。他對我們子女的要求就是希望我們長大後能靠自己而不是靠家裡,他也幾乎不要求我們以後要給多少錢贍養他。

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能和家父一樣優秀,賺一樣多的錢。但我又希望自己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不依靠父輩的經驗和基礎,所以才沒有選擇克紹箕裘。

家父當時也尊重我的選擇,只是說走和他不同的路的話,他沒辦法給我生涯方向上的建議。

這是我當初選擇念資工的一個原因,我選了一個我覺得能賺錢,並且我有能力唸的科系。我想證明我有和家父一樣優秀的能力,能在不同的領域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現在看起來我比較喜歡做軟體,那我要就這樣追尋我喜歡的領域,還是保持當初選科系時的選擇(錢)呢?

這股迷茫和心態上的混亂一直持續到微軟二面,我感覺二面大主管問我的BQ我的回答都有點跑偏了,畢竟我自己心裡都在質疑自己是否喜歡這個領域,那就更說服不了別人了。

微軟的面試流程走完後自己也是好好調整了下心態,微軟可以說是我大學以來的夢想公司之一,被自己用這種方式搞砸實在愧對幫助過我的人。

調整心態後釐清了下自己的想法,我還是更想走軟體。還是有頂尖的軟體公司願意給不輸於軟韌的薪水,那我就以這些公司當作我的終極目標吧。

希望上面這段心態分享沒有冒犯到各位,我知道有些人有經濟壓力,對我分享的這些追求無法產生共鳴,這種分享看起來就會像是毒心靈雞湯/廢文。

但對我來說心態也是面試的一環,我不是一個擅長掩飾心裡想法的人,所以我必須要說服自己才能在BQ上有最好的表現。

以上是有點肉麻的心路歷程分享,感謝各位看完。

本文經 Dcard 網友 授權
文章來源:2024/2025年末年初新鮮人面試心得part3 (Yahoo/Kronos/Microsoft)

上一篇: 硬技能不再吃香?在 AI 時代,軟實力才是你的職場王牌! 下一篇: KLA 設備工程師 3 輪面試全記錄!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面試經驗談 / 各行各業面試全攻略!新鮮人沒有豐富經驗,自我介紹怎麼說?真的

各行各業面試全攻略!新鮮人沒有豐富經驗,自我介紹怎麼說?真的撐不下?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