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身心健康>為什麼會想安靜離職?帶你找到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為什麼會想安靜離職?帶你找到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最近年關將至,遇到好多人徘徊在是否離職的邊緣,不想在原來的工作上再被弄得筋疲力盡,慢慢從很賣力工作的狀態,漸漸剩下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量,於是一個新的職場現象「安靜離職」。

為什麼會想安靜離職?帶你找到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share
share

最近年關將至,遇到好多人徘徊在是否離職的邊緣,不想在原來的工作上再被弄得筋疲力盡,慢慢從很賣力工作的狀態,漸漸剩下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量,於是一個新的職場現象「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便開始興起。

安靜離職和離職關係並不大,而是在工作量的安排當中,選擇只做份內的事情,並不會讓過多或不必要的工作內容造成不必要的職業倦怠,在工作和生活之間試圖取得平衡的界線。

而這個現象的出現也反映了人們開始思考工作對於自己而言的價值和該有的態度是什麼。

以下會大概說明安靜離職的背後原因和如何自我管理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

安靜離職的原因

1. 過多的工作量
2. 無法從工作中被認可
3. 管理不足
4. 工作和生活平衡不足

過多的工作量

過多的工作量容易倦怠和感覺自己像個工作機器忙得不停,如果可以透過工作得到認可,無論是他人或自己給予的肯定。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但如果做了一陣子沒有任何的收穫,容易感覺自己的價值低落,好像在工作中看不見未來,這個部分就和自己怎麼看待工作的價值有關。

同時對於自我管理的不足,遇到問題引發潛在的情緒、或是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等等也會讓人因為感到沮喪,而想退回基本的工作要求就好。

前兩點的原因和工作場域息息相關,而後面兩者則是和自己怎麼做好自我管理與工作意義有關,以下針對兩者來說明。

自我管理

對於情緒的自我接納和認識

在工作開始讓自己煩躁之前,首先會先感覺到的是情緒出現,可能是對於某件事情自己的感受和反應,久了之後形成某種模式,

如果沒有好好的被看見或是覺察,情緒容易累積最終爆發,影響與他人間的關係。因此平日對於情緒的辨識和接納就很重要。

例如:他人回應我的方式讓我覺得很生氣,因為我覺得被冒犯了,沒有被尊重。這時候可以讓自己停一停,讓情緒對自己說話,這時候的生氣原來在向我表達什麼?

這裡可以留意情緒在說的很重要的訊息。這也和下一點有關。

適當溝通

了解自己的情緒後,剩下的就是如何在職場中好好的與人說明表達自己的訴求。

可以試著以明確又和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我覺得生氣是因為…..的方式影響到了我的工作進度,是否可以試著用其他的方式讓彼此都可以順利的完成工作?」。

以雙向溝通彼此理解的方式取代單向的情緒輸出,友善又開放的態度和對方討論是否有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方式。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取決於對於工作的看法,工作和生活一樣,都是佔了一天 24 小時的其中幾分之幾,工作不能完全等於自己生活的全部。

此外,也可以思考工作的意義是為了自己可以過上甚麼樣的生活?把工作放在對於人生的意義思考來看,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可以讓工作與生活作為相輔相成的夥伴彼此幫助!可以透過以下三點方法來嘗試。

設立工作/生活界線

可以透過一些界線和身分的不同來進行設立,每個人除了在上班時是員工之外,其他時間還有其他的身分。

例如:是別人的兒子、女朋友、姐姐等等。可以讓自己在不同環境下就專心的做該身份會做的事情,當下在約會,就好好享受和伴侶獨處的時間,讓自己感受當下放鬆的時刻。

工作事項則是另外規劃一段時間再專一去處理,避免多重身份的混淆也讓自己心緒感到很混亂,無法好好和伴侶或重要他人相處。

時間管理

在工作中可以評估工作任務的優先順序,透過重要性和緊急程度進行分類做為優先順序的考量,先處理最急最重要的事項。

也可以做好時間區塊的分類

例如下午時間比較有精神,用來處理需要費腦力的工作報告等等。

自我照顧

在閒暇之餘也可以透過一些自我照顧方式,像是做瑜珈、去戶外接觸大自然散心讓自己身心愉悅放鬆,得到充電之後再回過頭來面對生活的大小事吧!

以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方式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實際狀況進行調整,祝福大家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感受生命的美好!

本文經 回甘心理諮商所-洪貫瑄心理師 授權
文章來源:為什麼會想安靜離職?帶你找到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專業職能分析|評估你的轉職適配度!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

上一篇: 研替役男壓力與情緒控管必備心法:兩大原則與三大緩解技巧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洪貫瑄 / 生命是美麗的曲子,歌詞雖有些糾結, 但不影響你舞出自己的旋律

抱著對於人的好奇和擁有一顆持續想探索生命的心,我走上了助人者的道路。相信每一段生命經歷,無論是喜是悲,背後都有一段不容易的成長故事,也是遇見陰影和光明的時刻,發現潛藏在自我的力量。邀請你一起走上這段由外而內的探索之旅,與自己真實相遇,真實的好好生活。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