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表達不夠力?「金字塔結構」說出個人亮點!
開會報告就結巴地說不出話?或是說話跳躍、毫無邏輯?這樣即使工作表現再亮眼,都很難被被看見。表達能力需要刻意練習,如何讓自己不斷刻意練習呢?
文章目錄
表達能力需要刻意練習,如何讓自己不斷刻意練習呢?衣食住行都是機會,你要能把一天睡覺之外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動都「轉變」成「表達」的機會,如果你做到了,等於你一天有十幾小時都在訓練思考和表達,那樣你還會不厲害嗎?
一、如何在平日鍛鍊表達能力?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建立意識,把每句話都當作表達機會
每次只要自己開口,不管和什麼人、說什麼話,即使是特別簡單地與朋友聊天、去店裡購物等,都當作表達的機會,有意識地要求自己盡量條理清晰、邏輯清楚地把自己要表達的內容說出來。
即使只是和朋友聊一個很簡單的事情,看了一則新聞想與別人分享。說之前先想一想怎麼說、說哪些話,哪些詞能充分體現自己的想法、觀點、感受,怎麼說最清楚。總之,只要張口說話,你就把它當作一次「訓練表達」的機會,有意識地訓練自己。
用「金字塔結構」說出來
(圖片來源:時報出版)
從金字塔結構圖中可以看到,表達時要先說結論,再說支撐結論的幾個論據,可以按照具體要表達的事情,根據時間、空間、人物關係、重要性或不同角度等對論據進行排序。說完一級論據,如果對方還有問題,再補充說明二級論據。
可以從簡單的事情開始訓練。比如,你想分享一則關於某種疾病治療領域新進展的新聞給朋友,以往是直接給連結,一句話都不說讓對方點開連結看。最多說一句:看,某領域有新進展了。
而現在,為了創造機會訓練你的表達能力,你可以在分享連結給朋友的同時附上自己的解讀,用4∼5句話,按金字塔結構表達清楚:
- 第1句—總結論:發表在某媒體上的這篇文章顯示,某疾病的治療有新進展了,一種新的藥物有可能成為治療這類疾病的潛力股。
- 第2∼4句—分論據(解釋你的結論):這是一個被研製用於某疾病的新藥,臨床前動物試驗資料顯示此藥療效較好;這篇文章闡述了該藥物用在臨床上多少個病例的試驗研究,證實這類藥物對人體的療效也是值得肯定的。當然,長期的關於安全性的資料,有待進一步臨床研究觀察。
這樣的結構化表達,讓外行也能聽懂。因為你把新聞按邏輯拆解,朋友不用打開這個連結就可以瞭解核心資訊。將資訊歸納、總結和加工,方便別人快速接收,你的表達就是到位的。
你要抓住一切機會反覆練習這種表達方式。剛開始也許有些痛苦,因為要改變以前的溝通方式,用全新的方式進行結構化表達,透過簡短的幾句話把資訊說清楚。你需要先建立這種表達意識,進而養成這種表達習慣。
當你的大腦習慣了這種表達方式後,你會驚喜地發現,周圍的人更願意聽你說話了,因為你講什麼都明白、清楚、簡潔、有條理。
二、無需求面試:定期檢視成長幅度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尷尬遭遇:覺得工作得很舒服時,沒有找工作的想法,忽然有一天著急換工作了,卻發現連做履歷和準備面試的時間都沒有,也沒有時間深入反思、梳理過往,只能倉皇失措又跌跌撞撞地進入下一家公司。這顯然不是理智的選擇。
人力資源領域「無職缺招聘」一詞,是指企業在還沒有合適的職位空出來時,可以先到人才市場上看一看,有哪些具有潛力的人才可以放在人才庫裡,未來需要時再去招聘,以提高效率。這就類似於我們在網上購物,看到一些感興趣但是目前不急需的商品,先「收藏」,以後需要時直接下單。
同理可得,員工自己也可以做類似的練習,我把它稱為無需求面試。
我們要把找工作面試「常態化」,不要等到需要找工作時才整理履歷、準備面試,而要隨時做好找工作和面試的準備。簡單來說,可以每半年或每季給自己一次投履歷和面試的機會,這樣做有以下兩個好處:
- 透過準備履歷,讓自己仔細梳理過去幾個月的能力提升和學習成長的情況,這是一個提升自我認知的過程。
- 透過頻繁面試訓練思考和回答問題的能力。這樣你會更加關注面試官提出的問題和提問的角度,回頭檢視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為以後真正需要找工作時的面試預演。
三步驟梳理能力:列表、論證、選擇標籤
第一步:列表
用表格列出在過去半年中,你對以下三個話題的思考:
- 習得了哪些新技能。
- 增長了哪些經驗。
- 刷新了哪些認知。
在每個話題下面寫出三點即可。如果覺得成長之處很多,那就挑出你認為成長得最快、最有價值的三點。
第二步:論證
根據每個話題列出的三點做一個簡報,證明這個話題的「結論」。我在下文中以第一個話題為例說明簡報的邏輯結構。
- 過去半年我習得了快速寫文案、當眾演講不怯場、快速檢索有效資訊這三項能力。
- 如果滿分100分,我以前每項能力都不及格,現在我可以分別給自己打75分、80分、90分。
- 第一項能力,快速寫文案。具體案例:哪年、哪月、哪日進行了什麼樣的行為或通過了什麼樣的考驗,得到了什麼樣的好評,有哪些可量化的評估指標。比如這半年寫了多少篇文章,有多少按讚、分享、留言、引用等。
- 第二項能力,當眾演講不怯場。具體案例:用某時、某地、具體人物的方法對案例發表評價並詳述原因,同時加入可量化的評估指標。比如進行了幾場公開演講或工作彙報,獲得的好評或獎項等,以此證明這個論點。
- 第三項能力,快速檢索有效資訊。具體案例,運用量化指標的方法和上幾項類似,這裡不再贅述。
第三步:選擇標籤
要在上述論據裡根據能力選擇一個「標籤」,你可以詢問周遭的人,看看他們對你這方面能力的回饋,是否覺得你有很大提升?如果是這樣,那你就可以繼續發展這個能力,同時「有意創造機會」表現這個能力,讓其成為一個「標籤」,加強別人對你這方面能力的認可。
那麼,要用什麼心態應對面試呢?很簡單,就是把面試官當成練習對象,把面試結果當成可以提升自己的回饋。只留意對方問了什麼問題,自己是怎麼回答的,然後回頭檢視,你可以問自己如下問題:
- 自己的回答好在哪裡,下次同類問題是否可以答得更有邏輯、更全面?
- 自己的回答不好在哪裡,應如何改善,以後可以怎樣回答。
- 在網路上搜尋類似問題的回答建議,提升自己在解決這類問題方面的框架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慢慢地,這類問題就會成為你「擅長」解決的問題。
職場中,千萬不要只顧低頭趕路,把自己埋在細碎庶務工作中,那樣會成長得非常慢。你要經常抬頭望向遠方,讓自己有不一樣的思路與視野。
本文出自:《職場複利學:500強企業主管的職場必備七大敏銳度,沒有前輩教也能快速成長》作者:瑞米,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