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濟動物到毛孩寵物,獸醫深根專業領域,開拓新出路!
獸醫系近年分數飆升,成為高分學霸的第一志願,但許多人不知道獸醫的目的,起初在於醫治經濟動物。到底獸醫會遇到什麼樣的工作挑戰?「人醫」與「獸醫」的道德界線有何不同?獸醫又該如何轉型,開拓新出路呢?
文章目錄
「獸醫」是莘莘學子所憧憬的職業,近年面臨大學志願選填,知名頂大獸醫系開出紅盤,分數一飛沖天,75級分學霸將獸醫系放在第一順位,反倒是醫學系面臨缺額,讓校方跌破眼鏡,當「人醫」還是「獸醫」,引發民眾關注和熱議。
獸醫市場飽和,反在街頭開枝散葉
獸醫與人醫並非歸屬同一院系,攻讀人醫是「醫學院」,獸醫屬於「獸醫學院」,都需要攻讀5~7年才能畢業,兩者過去在分數上有很大的差異,近年分數差異逐漸縮小。
根據職務大辭典,「獸醫/獸醫佐」的職務定義:「具有獸醫師資格,負責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處方、方劑製配、內外科治療及專業動物護理」。工作內容包括:動物保健及預防注射、包紮傷口、家畜禽屠宰衛生檢查、動物檢疫、動物流行病學及比較醫學研究等。
靜心動物醫院獸醫師侯省地表示,早期台灣只有4所學校有獸醫系,分別是中興大學、台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嘉義大學,2016年國內獸醫培訓資源再進新血,亞洲大學成立「學士後獸醫系」,成為台灣第5間設有獸醫系的學校。
「社會不斷演進,加上各前輩的努力,才讓獸醫系的分數大幅提升!」侯省地說道。獸醫系早期成立的目的在於經濟動物,例如牛、羊、豬、雞、鴨、鵝等,能生產肉、乳、蛋、皮毛等初級畜產品,又能成為食品與商品,獸醫其實在發展這些具有經濟價值的動物。
通常,獸醫著眼在經濟動物的養殖技術上,另外,當畜牧業遇到禽流感、非洲豬瘟、狂牛病等,獸醫則要進行動物及畜產品的衛生檢測、研究人畜共通傳染病等;對整體經濟而言,這些才是最有價值的部分。
但台灣畜牧業本身規模小,如今又有許多環保法規約束,產業侷限連帶影響獸醫需求,一個養殖場只需要一個駐點獸醫,現在更是有問題才會到場查看,根本無需龐大的人力資源,獸醫市場呈現飽和。
聽起來或許有些幻滅,但這也是動物診所會興起的原因!侯省地表示,現在舉頭四望到處都是小型獸醫診所,由於市場飽和,也並非所有人都對養豬、養鴨有興趣,有些人選擇出國深造,或轉行當人醫,另一些人則開始關注家寵毛孩。
獸醫開始介入小動物醫療,從流浪貓狗的結紮、節育,到宣導領養代替購買、關注繁殖場買賣,和動物保護法推廣等;獸醫從致力產業發展,轉型成解決產業問題,跳脫經濟動物的市場框架,反倒讓獸醫在街頭開枝散葉。
壓力不比人醫?獸醫的職業挑戰
「在這一行不夠冷靜沉著,可能會崩潰!」,侯省地自1997年創業至今,在動物診所從業超過20餘年,問及當獸醫的特質,他表示冷靜、沉著是必要的!在一人經營的動物診所,與在大型機構上班不同,工作十分靜態,從開業前的清潔打掃,到毛孩子上門看診,都是安靜地執行作業,耐不住性子的人,可能無法承受。
侯省地感嘆,大家或許能體會,醫治動物的壓力略低於醫人,但面對的狀況不同,仍然存在重重挑戰:
1. 用經驗揣摩毛孩子的痛處
人會說出自己的痛點,但動物不會!獸醫該如何知道動物們的心聲和痛處?由於醫療時間和資源有限,不可能所有問題都逐一排查,要推測動物的痛處,一來先從飼主的說明判斷,二來憑藉動物疾病的共通性。
用人類比喻疾病共通性,例如感冒看醫生,發現是氣溫變化大,導致風寒性感冒,下次再有相同症狀的病患上門,醫師就可以推測他受到風寒;而動物也是如此,例如發現眼球紅腫癢,推估是哪種細菌感染,再對症下藥。
診斷需要依照氣候、動物習性、飲食習慣,是否處於動物流感季節等條件判定,藉此評估多半都能奏效,但需要獸醫師大量的經驗累積!
2. 飼主心切易介入療程
寵物不會表達,又缺乏自主能力,飼主通常會想了解寵物的全盤狀況,比較容易介入療程或參與討論,侯省地表示,飼主帶寵物看醫生,與家長帶孩子看病的心態相似。
例如有時獸醫知道毛孩子的壽命和極限在哪,但飼主若想再嘗試,獸醫師也會盡力配合,或選擇讓動物安樂死;與飼主多溝通、安撫情緒,並給予資源管道,都是工作的一部分!
3. 經驗斷層須靠長年打磨
過去動物保護法沒有那麼完善,在解剖課、外科實習訓練、傳染病研究所需的病材取得容易,如今針對研究者使用動物的規範嚴謹,申請手續繁雜,還需負擔相對的法律責任,樹立法規固然推動產業的進步,卻也造成經驗的斷層。
侯省地表示,開刀會遇到許多不可預期的事,每次的處理方式都無法照本宣科,需要多次的經驗打磨,獸醫摸索的機會少,想增進診療、執刀技術就難!
4. 價值落差引發醫療糾紛
通常在兩種情況下會發生醫療糾紛:病況預估錯誤和價值觀落差。侯省地表示,一個生命在手術台上消逝,的確很令人挫折,如果早有預估並和飼主說明,就不會發生醫療糾紛,但沒有評估好或未事先告知,飼主就會將矛頭轉向獸醫。
另外,問診時還會遇到一些特殊狀況,例如一隻分送或抽獎取得的小倉鼠,花不了多少錢就能輕易得到,但動物沒有健保,如果倉鼠骨折需要醫治,拍兩張X光照就需要上千元,飼主就會心態不平衡,覺得費用過於高昂。
諸如此類的醫療糾紛不少,讓「生命無價」的箴言跌落神壇,獸醫每天都在道德界線上來回跨越,唯有反覆和飼主確認和溝通,才能避免醫療糾紛!
職司專業領域,讓價碼向上彈跳!
根據薪資公秤,「獸醫/獸醫佐」平均薪資,專科大學畢業工作1~3年,薪資31K~41K,5年以上,薪資48K~60K。網路論壇許多人熱議,獸醫的薪水僅3~4萬,同為「醫」字輩,薪資卻與人醫有天壤之別,讓人驚呼不可思議!
侯省地吐露「高門檻低薪資」不假,剛入行的獸醫師,以學習者居多,薪酬自然不高,這一行要靠時間囤經驗,才有可能增值!
「當時入行2萬初頭,沒有所謂真正的上班時間,做到忙完為止!」侯省地回憶道。過去在大型機構上班,從打掃環境、看診一條龍完成,現在則是分工進行,職司專業領域。包辦作業滋養了日後開業的能力,但若想心無旁鶩地專攻技能,一樣可以闖出一片天!
如何讓薪水彈跳?侯省地表示,國內獸醫體系資源充沛、技術純熟,但今天的問題重點是市場飽和!當初經濟動物不需要那麼多獸醫,轉而發展小動物市場,現在獸醫診所滿地開花,想抬高價碼,要回歸本科技能的深耕!
台灣犬貓動物的專科醫院林立,呈現供大於求的狀態,但現在也有許多人飼養特殊寵物,例如鳥、烏龜、刺蝟、蜥蜴等,較難以尋醫,若有人去鑽研特殊動物,或設立相關機構,收費理應較高!
再者,就是自行開業,當經營者跟受雇者,在薪酬上一定有差別,要能立足產業、屹立不搖,道行就要高!獸醫是否有扎實的技術和經驗,決定了他在產業立足的時間。
侯省地提醒,許多剛開業的獸醫會把錢砸在硬體設備上,但飼主選擇的是醫術和服務,不會以工具選擇診所,設備不齊可以向外租借、將客戶轉介紹給其他診所,但萬一購買設備後,到客量不足以攤提成本,那就虧大了!
滾石不生苔!轉換思維找到熱忱
望聞問切,已是侯省地行醫多年的工作日常,對於生命的無常他看得很開!早期幫動物醫治不成,心理難免有芥蒂,但現在面對生死,他了解能給出的只有建議和支持,從內科到外科,從西醫到中醫,不同辦法交叉嘗試,盡力滿足飼主對寵物付出的心意。
若看見寵物在受苦,只要不草菅性命,整體社會可以接受動物安樂死,無論在法規或心態上,我們看待動物的生死,往往比看待人類本身來得坦蕩,這點值得深思!
侯省地提醒晚輩,行醫的路上一定有好風景,但工作依舊是條凡人路,總會有平淡無奇的時候;換個角度想,你拯救的不只是動物,還可能是主人存活下去的動力!轉變思維讓平凡變得非凡,讓工作被賦予意義,找到對事業的熱忱。這一行需要時間堆疊,所謂滾石不生苔,既然對獸醫有興趣,堅持必定會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