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開會一片死寂嗎?「具體引導」取代命令,團隊溝通不卡關!

開會一片死寂嗎?「具體引導」取代命令,團隊溝通不卡關!

成員之間互相不抱期望,團隊就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一旦陷入這個循環,團隊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就會不斷降低。如何才能避免身陷這個惡性循環,將團隊和職場變得更具有吸引力?

開會一片死寂嗎?「具體引導」取代命令,團隊溝通不卡關!
share
share

「各位對這個企劃有什麼意見嗎?」
「請踴躍提出你的想法!」
「今天就自由討論吧!」

表情有些渙散的專案成員避開了你的視線,紛紛讓出發言權,沒有人願意開口。

「不必客氣,簡單表達自己的想法就可以了。」
「有誰能提出意見的嗎?」

你的聲聲呼籲顯得格外空虛,別說是期望中「突破性的提議」了,眾人甚至連「自己的意見」都說不出口。明明是在開會,現場的氣氛卻跟在守靈一樣。

這就是發生在許多團隊中「孤軍奮戰的惡性循環」。成員之間互相不抱期望,團隊就不可能有好的表現,一旦陷入這個循環,團隊的自主性和創造力就會不斷降低。諷刺的是,愈優秀、愈有熱忱的人,就愈容易被這樣的循環所扼殺,並且被團隊孤立。

如何才能避免身陷這個惡性循環,將團隊和職場變得更具有吸引力?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改變你向周遭「提問」的本質。

 

一、提振士氣,要改變「提問」本質

讓我們回到開頭提到的「守靈會議」場景。假如「提問」能更具體一點,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

「這個企劃案,假如一定要修改一個地方,你會改哪裡?」
「如果你是客戶,滿分是一百分的話,你會給這個企劃打幾分?」
「要突然拿出好點子確實是蠻困難的,但假如你腦海中有浮現任何想法,無論是什麼都可以,能告訴我們嗎?」

只要像這樣加入「提問」的技巧,現場討論的氛圍就會產生大幅的變化。特別是原本沒什麼意見,保持一貫沉默的成員,也會逐漸嘗試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認為這個企劃內容本身很不錯,但有點在意標語給人的印象。」
「假如我是客戶,我會給這個企劃八十五分。要是能加入這些要素,可能還會再加五分。」

通過這類精心設計的「奇蹟式提問」,隨著會議進行,團隊成員也會開始發揮不同的特質,也就是提出個人的「堅持」,並開始享受起交換意見的過程。


掌握「奇蹟式提問四原則」,討論更有效率
在團隊中若希望能提升討論效率、凝聚共識,記住遵循以下四個提問原則:

1. 尊重成員的個性,不否定他們的發言

壞提問──暴露無能,促使他們道歉
例:你為什麼要這樣做?我以前沒有告訴你嗎?

奇蹟式提問──讓對方感受到尊重,願意說出真實想法
例:你在這個項目中特別想強調的是什麼?

2.適度限制,在某個主題內給予思考的空間

壞提問──直截了當、發散,缺乏情感連結
例:大家有什麼想法嗎?任何事都可以。

奇蹟式提問──給予符合主題的思考框架,幫助討論聚焦
例:目前討論的專案中,哪些讓你覺得最浪費時間?

3.避免過度嚴肅,營造讓人樂意回答的氣氛

壞提問──給人沉重的壓力,讓大家寧願保持沉默
例:針對暢銷產品的改良計劃,你有什麼好主意嗎?

奇蹟式提問──勾起人的玩心,引導對方主動思考
例:如果今天要在暢銷產品上添加一個新功能,那會是什麼?

4.適度打破既定的規則和結論

壞提問──反覆從同一個角度提問
例:怎麼讓用戶使用這個產品感到更方便?

奇蹟式提問──透過正反等不同角度檢查提出的觀點
例:什麼樣的產品用起來不太方便,但你就是想擁有它?


改變當然不可能一蹴可就,不過只要一開始光是這樣做,你就會發現交流的氛圍明顯不同,也更能聽到成員的真實想法。


二、在各種場合發揮「提問」的效果

現在我們所處的環境,工作重視的不再是「個人專業能力」有多強,而是如何能「最大整合多數人的能力製造強大成果」。因此,運用提問技巧,引導出周圍人才的魅力與才能,並達到自己無法獨力完成的成果,是現代最重要的工作技能之一。

實際上,「提問」不僅限於會議或與部屬交流等場合,在與同事、後輩、主管,以及和家人及朋友的溝通上。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牢固的信賴關係,團隊才能拿出良好的成果。重複這樣的成功經驗,你將提升對團隊的期望,並且轉變為信任感。這樣良性循環,將促成更加理想的團隊合作關係。

 

本文出自:《高效團隊都在用的奇蹟式提問:激發互動+建立心理安全感的最強提問公式,會議不沈默,討論不冷漠,每次協作都有成效》,作者;安齋勇樹,天下雜誌出版

 

上一篇: 好問題比答案更重要:「精準提問」讓難題不攻自破! 下一篇: 影響力與位階無關!7大要點提升職場內部影響力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天下雜誌 / 閱讀,讓改變看得見

傳遞台灣企業的故事與經營管理的智慧,有深度的紀錄台灣社會的重要人物、經驗與價值。持續提升台灣讀者視野的廣度與思考的深度。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