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職人觀點>工具王阿璋-從創作到旅居,數位遊牧成為自由工作的新態度

工具王阿璋-從創作到旅居,數位遊牧成為自由工作的新態度

工具王阿璋認為「自由工作可被設計」,他以數位遊牧者的身分,結合旅居與創作,分享如何透過紀律與工具,把興趣轉化為穩定自媒體事業,鼓勵讀者勇於行動,體驗不同生活節奏,實現可持續的人生規劃。

工具王阿璋-從創作到旅居,數位遊牧成為自由工作的新態度
share

book 文章目錄

arrow_uparrow_up
share

「數位遊牧」是什麼? 

「數位遊牧Digital Nomad 」意思是一種利用科技及網路,就能在任何地方都能遠端工作的現代工作模式,也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不必固定在辦公室,只要有網路和筆電,就能自由選擇工作地點,從咖啡廳、共享辦公室到甚至到不同國家都可以。 

在現在自媒體圈中,有人分享生活、有人教理財,也有人專注分享實用工具,「工具王阿璋」則是其中少數,把數位遊牧、技術與內容創作三者結合得自然又穩定的人。 

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從資訊人到數位遊牧工作者 

大學主修資訊出身的阿璋,在碩士畢業後沒有選擇進公司上班,而是決定在家接案、經營網站。那一年是疫情正盛的2020 年,他與女友在青埔租下一間新房,開始了每天對著電腦工作的日子。阿璋說他覺得那時的他其實已經是「半個數位遊牧工作者」了。 

「那時候白天接案、晚上寫內容,出去玩都選平日,不用跟人擠連假,這樣的生活節奏讓我覺得很自在。」 

隨著疫情結束,他與女友開始計畫真正的「旅居生活」。從清邁、宿霧、胡志明市到曼谷,每一站都住上幾週甚至幾個月。對他來說,這不只是旅行,而是一種可以「選擇在哪裡生活」的自由生活方式。 

數位遊牧 – 工作與生活共存的旅居節奏 

阿璋並不追求在異國的咖啡廳裡邊喝咖啡邊工作。相反地,他其實更重視居住品質,願意把預算投入在舒適的住宿空間中。他笑說:「我其實不是為了逃離職場才開始遊牧,而是想要有更自由的選擇權。」阿璋說:「我跟我女友都喜歡在家工作,因為感覺輕鬆但依舊可以專注,出去玩就完全放下電腦。這樣工作效率才會比較高,生活也比較穩定。」 

他的工作模式就算換了地方也幾乎沒有改變,只是把地點變成了台灣以外的異國城市。這樣的生活方式讓他意識到,數位遊牧並不是浪漫的旅遊人生,而是一種「自我管理的能力」。 

每天的節奏依舊嚴謹:早上產出內容、下午拍攝或寫作、晚上規劃隔日任務。而自由的背後,需要是強大的自律。 

把興趣變成事業,從工具迷到內容創作者的數位遊牧旅程 

除了是數位遊牧工作者,阿璋最知名的身分,是「Johntool-工具王阿璋」網站的創辦人。他分享各種實用工具、軟體與雲端資源,教讀者如何在數位時代中提高工作效率。 

「我的內容原則是——務實、有用、不賣夢。看完文章後,讀者要能真的做出成果,這才是價值。」 

這樣的內容定位,讓他累積了穩定的流量與信任。他的收入主要來自聯盟行銷、品牌合作與顧問服務。靠著長期經營 SEO,他讓內容持續發酵,形成穩定的被動收入。 

目前他的收入主要分為三個部分: 

  1. 聯盟行銷與網站被動收入:透過實測工具與教學內容轉化點擊,形成穩定現金流。 
  2. 品牌合作與業配案:與工具、雲端、AI領域的品牌合作,產出深度內容或體驗評測。 
  3. 顧問與陪跑計畫:協助想轉型成自由工作者的人建立自媒體策略與獲利模型。

這三種收入相互支撐,讓他能兼顧「自由工作」與「財務穩定」。 並靠著長期經營 SEO,他讓內容持續發酵,即使舊文仍能持續帶來流量與收益,形成滾動式的被動收入。他認為,自媒體經營最重要的不是追求爆紅,而是「長期主義」。 「一篇好文章可以在搜尋上維持多年曝光,只要肯累積,就會慢慢看到複利效果。」 

數位遊牧工作者背後的現實與紀律 

談到「數位遊牧」,外界常以為那是一種無拘無束、邊旅行邊工作的理想生活畫面。但阿璋坦言,現實並不全是如此。自由的背後,其實是更高層次的自律與規劃。 

他說,數位遊牧工作的核心在於「平衡」——在生活中找到節奏,在工作中保留彈性。旅居前,他會仔細評估地點的生活機能、網路品質、安全與物價,確保基本條件穩定後,才開始安排行程與創作節奏: 「我不是到了國外就放空,反而更需要規律。早上固定拍素材、下午剪影片、晚上寫文章。因為如果沒有時間管理,旅居很快就會變成懶散的藉口。」 

阿璋笑著說,很多人誤會「自由工作」等於「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休息」,但事實完全相反。自由的前提,是你必須具備讓自己持續運作的紀律。 「自由不是不用工作,而是能選擇怎麼工作。」他說。 

「只要有網路、有筆電,哪裡都能是辦公室,但要讓工作與生活都穩定並不容易。」靈感的來源則來自生活本身。他笑道,很多文章或影片題材其實都來自當下的使用經驗與實驗心得。 「我習慣每天動手試工具,從實際操作中找到素材。只要有用,就會有題材可寫。」這種「做中學、學中寫」的節奏,讓他的內容始終保持真實與新鮮,也成為吸引讀者信任的重要關鍵。

給想試試數位遊牧的人的建議:「先去試,不要光只有想」 

阿璋說他觀察到許多人嚮往數位遊牧,不是因為愛旅行,而是渴望自由:「不被老闆限制,不被環境束縛,這種掌握人生節奏的感覺,這才是很多人真正想要的。」 

他也說數位遊牧背後其實有很多現實面:生活、工作、收入、網路穩定性都需要平衡與規劃,但這些都可以在「嘗試」的過程中慢慢摸索。 

對於想踏出第一步的人,他給了三個具體建議: 

先給自己一段試驗期 

先試試看請一個月的長假,選擇一個國外城市或生活成本適中的地方,嘗試遠端工作。 這段時間不是單純旅遊,而是用來觀察自己是否能適應邊工作邊生活的新節奏,感受不同環境對生產力、心情和靈感的影響。 還沒有網路收入的人,可以把工作的時間,拿來尋找遠端工作、撰寫履歷、累積作品輯、學習遠端技能,體驗這樣的時間分配模式。 

從現有技能出發 

不一定要立即創業或打造自媒體,先以自己已有的技能及專長做接案或做自由接單也會是個很好的起點。 因為這樣更可以用你熟悉作業模式實際操作後更快累積經驗,不僅了解市場需求,也能測試自己的工作方式是否適合遠距離工作生活。 

別等那個所謂的完美時機 

許多人總想把一切準備到完美才開始,但阿璋提醒:「開始行動,比規劃更重要。」因為透過行動,你才能真正體驗及了解問題所在,也更能在實踐中不斷調整策略,逐步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阿璋的建議核心很明確——不要只是幻想,而是行動出發:「你要問什麼時候開始?就是現在,就是今年。人生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能用錢去體驗生活。」 

因為在試驗的當中你會發現,真正的數位遊牧工作,不只是工作地點的改變,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與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自由、旅行、工作!設計自己數位遊牧人生 

如今,阿璋依然在旅居生活中持續前進,他不斷探索新的城市與生活方式,並將這些經驗融入創作與自媒體經營之中。他的下一步,是讓自媒體的內容更加系統化與有深度,將「旅居+創作」的理念落實在每一篇文章與每一次分享中。 

對他而言,旅行不是簡單的打卡或拍照紀錄,而是一種深入體驗不同文化與生活節奏的方式。每一個地方的日常、每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靈感的來源,也能讓他的讀者感受到真實的旅居生活。 

阿璋希望透過自己的經驗談讓更多人理解,「自由工作」並非遙不可及的特權,而是一種可以被規劃、設計,並透過努力實現的現代職涯型態。這種自由不只是地點的移動,更是一種對時間、工作與生活節奏的掌握能力。 

「數位遊牧不是逃避現實,也不是單純的玩樂,而是一種選擇,一種讓你可以按照自己意願安排生活的方式。」 

在阿璋看來,真正的自由,是能夠設計自己想過的生活,而不被外界條件束縛。每一次行動、每一次嘗試,都是自我設計人生的一部分。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分享,鼓勵更多人勇於行動,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創造生活價值,並一步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理想人生。 

如果想要更認識阿璋的數位遊牧生活,他有一個免費電子報,每週持續分享旅居故事與生活,而且已經持續分享了 2 年 :免費訂閱阿璋遊牧週報。更邀請電子報讀者珊珊來參與數位遊牧陪跑計劃,紀錄從零開始變成數位遊牧的過程,目前正在進行中,應該離目標達成不遠了。 

阿璋另外也有一個節目企劃:「百萬還債計劃」,在一年半的時間,協助上班族從零建立副業,並且還款百萬負債,此系列紀錄節目已經全部完成,非常值得你全部聽一遍,也即將會有新的系列! 

也可以追蹤阿璋的 Instagram工具王阿璋官網,社群限動及網站上都有更多生活上的紀錄喔。

上一篇: 基礎決定未來AI競爭力!臺大教授陳縕儂談基礎教育的扎根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aka VK / 「酒精或許是敵人,但聖經說要愛你的敵人。」

土生土長的台北臭臉女生。30後從八隻腳多愁善感的巨蟹,蛻變成六隻腳享受自我沉溺的天蠍。下筆前如果能喝上個兩杯,書寫兩倍速的或然率會大大提升。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