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用阿德勒心理學找回自主權
阿德勒心理學強調「創造性自我」,主張人生由自己決定。不論遭遇何種外在障礙,只要真心想做,就能找到方法實現。重點在於不讓他人定義自己的人生,而是主動思考、選擇,並對自己的決定負責,進而改變生活型態。
文章目錄
阿德勒心理學的「創造性自我」(主體論)提倡,「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決定」。
「我有想做的事,但父母不答應。」
「我沒錢,所以辦不到。」
「這樣會造成家裡的負擔,我沒辦法。」
因為這樣而忍耐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等於是讓別人來描繪自己的人生。
課題分離,以自己為優先
確實,外在因素有時會成為障礙。但如果這件事是你真心想做的,不論遭到誰的反對、不論有沒有錢,總是能想到辦法去實行。
引用阿德勒的說法,這「不是不能做,是自己選擇不做」。
我在實踐阿德勒心理學的第 1 個月,了解自己開心與不開心、喜歡和厭惡的因素,也察覺了自己重視的價值觀。
在第 2 個月,我更進一步思考「我的人生是不是由自己所描繪的」。然而當我想像自己想做的事、思考「想在喜歡的時候待在喜歡的地方」、「是不是該換工作」時,我卻總是先想到:「不知道家人會怎麼想」、「大家會怎麼說我」。
當時的我還很在意別人的看法,過著以他人為中心的日子。不過我在第 1 個月開始意識到「課題分離」,慢慢以自己為優先、說出想說的話之後,便逐漸培養出對人生的控制感。
習慣以他人為中心做決定
我從小就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忽視自己想做的事,所有行動的前提都是要讓別人開心。
在學校,當大家分配班級幹部的職位時,我會先讓別人去爭取他們想做的工作,自己則是選最後剩下的位子。學才藝也一樣,我會因為「別人都在學」,於是也跟風去學了游泳和足球。在大學裡選課時,我也會跟著朋友選他想上的課……
如今回憶起來,我甚至想不出「自己究竟好好做過哪些選擇」,一切都是以他人為中心來決定並行動。
說真的,我曾想過「如果能多學一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好了」、「如果能拓展更多人脈,接觸更多人、多受點刺激就好了」。一開始也會覺得後悔,但這畢竟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善用軟性決定論
阿德勒心理學的「創造性自我」讓我明白,人生這條路,是靠自己的決定走出來的。既然是過去的自己塑造出現在的我,那麼我只要改變現在的自己,就能改變未來的人生。
我認為,對過去的人生感到後悔的人,會更有力量來改變將來的人生。因為「再這樣下去可不行」的想法,會轉化為改變的力量。
阿德勒心理學有一個概念,稱為「軟性決定論」(soft determinism)。「軟性」的意思,就是不強硬地說「你可以自己決定任何事」。
這是因為阿德勒本身患有疾病,他也曾談過自己在遺傳和身體的劣勢,認為人們難免會受到這些外在因素影響。不過即使在這種狀況下,人依然能扮演一個主動的角色,擁有自主決定的權利,對這些生命經驗做出主觀詮釋和運用。
如果因為遺傳所造成的身體特徵或疾病等實質因素,導致我們無法做到某些事,那確實沒有必要去改變它,只要去思考自己現在還擁有什麼、能做到什麼就好。
你可以用更有彈性的方式思考,再以自己的方法落實,我覺得這也是阿德勒心理學的優點。
掌握 3 要素改變生活型態
「既然過去的人生是自己決定和選擇的,那麼今後的人生也可以由自己決定」。培養出「創造性自我」後,我便能用這個觀點來看待人生,只要確定自己將來想怎麼做,就能改變生活型態。
阿德勒所說的生活型態包含了 3 項要素:
1. 自我概念:覺得自己是怎樣的人
「自我概念」所指涉的範圍很廣,從「我是父親」、「我是家庭主婦」這些身分的認知,到「我很內向」、「我很會聊天」、「我不善於和人往來」這些特徵都包含在內。
2. 世界觀:如何看待周遭的人和環境
「世界觀」是指對自己以外之人事物的認知,例如「身邊的人都很溫柔」、「社會很冷漠」、「身邊很多優秀的人」等。
3. 自我理想:希望自己和周遭的環境如何
「自我理想」則是像「我要變成有錢人」、「我必須出人頭地」、「我必須靠自己生存下去」、「家人必須和睦相處」這類理想。
阿德勒認為,只要掌握「對自己的認識、對周遭人事物的認識,以及理想中的自己和周遭要成為什麼模樣」這 3 個概念,並在必要時再次審視,就能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
同時,這 3 個概念也深受與家庭(家人)的關係影響。但是千萬別忘了,這些都只是影響,而非定論。關鍵就在前面所提到的「軟性決定論」:人生可以由自己描繪。自己的事可以自己決定。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思想。
透過這些分析思考自己的生活型態後,就更容易知道今後要做的事情(目的)可以朝哪個方向發展。如果想依「自我理想」創造未來,只要依循自己的生活型態行動即可;而我的生活型態,也能根據自己的目的改變。
本文摘錄自:《以阿德勒為人生教練的一年:工作、人際、收入都變好的一年》,作者:小泉健一,究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