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三間實習!公開英飛凌、群暉、TomoFun、蝦皮面試
管院轉資工碩士的我,靠 MIT 履歷模板優化履歷,成功拿下群暉、英飛凌、蝦皮、TomoFun 等四家實習面試。從最初的無聲卡關到最後多間 offer,在一次次面試中快速成長,也體悟到面試順序安排的重要


文章目錄



文/ycllo
取之於網路,用之於網路,學期間找實習真的太痛苦了有幸可以上岸,過程中看了不少各種面試心得,不是太厲害的經歷但也想貢獻一下自己的經驗,幫助之後的人
背景
管院學士輔資工,現在資工碩一升碩二,學碩都是112。相關經驗有大學一個新創實習、碩一一個後端工讀跟助教,其他就是實驗室的project,沒有競賽經驗,leetcode 大約 150 多題。
履歷
我從三月底就開始投履歷,那時候很多大企業都在開職缺,但一開始真的很挫折,投幾家就無聲幾家完全沒人理我,真的幾乎都要放棄了。後來逛某個微軟實習面試分享文提到可以用MIT提供的履歷模板
一頁式履歷乾淨俐落,我爆改一波履歷之後再投四家都有拿到面試,所以蠻推薦大家試試看這個模板的
各家面試時程
實習都是一年期的,然後天數都是抓個大概,可能跟實際天數有一兩天落差
1. 群暉 Synology
職位: product developer intern
D+0 五月初投履歷
D+22 人資約面試
D+31 線上面試
面試只有一次,但總共有三關,每關一小時,一關面完過了才會進入下一關,關跟關之間大約有15分鐘休息時間,我這次面試耗時2.5個小時。
第一關是 HR 關,其實原訂第一關是工程師技術面試,但他們臨時更改順序,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安排,總之 HR 非常親切專業,聊起來蠻沒有壓力,我覺得是遇過所有HR裡面溝通起來最舒服的。問題都是圍繞在過去經歷詢問但不會問太深,主要是想了解我在這些經驗裡面的角色跟想法收穫。
第二關是工程師的技術面試,首先簡單自我介紹聊了一下經歷,接著就是技術問題,問了一些物件導向的改念跟一些 c++ 的知識,有準備過應該都不會答不出來,而且有幾題群暉特別愛考的網路上應該蠻好找。接著就是程式題,給了一個 easy level 的題目,要開螢幕分享現場寫 code 解給他看,解完又給了一個簡單的 follow-up。有趣的是 HR 在面試通知裡特別說白板題可以自己選習慣的語言,但當我打算寫 python 時面試官突然說希望用 c++,語言轉換頭腦一時轉不過來當下非常緊張,一樣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為之的安排哈哈
最後是主管面試,一樣是簡單聊了經歷後主管給了一個他自己設計的題目,是很實務又生活化的問題。其實難度而言大概是 easy-medium 之間而已,但可能因為題型陌生,我先講了一個只對一半的答案後就卡蠻久的,後來主動要求提示後才在提示下想出正確答案,不過我有主動說明為什麼這個解法是對的然後提出證明的草稿,希望能多展現自己的思考。
D+36 人資口頭offer
中間卡了個連假,所以其實只隔了一個工作天就收到 offer 了
2. 英飛凌 Infineon
職位: Software Intern Bluetooth
D+0 四月中投履歷
D+16 企業開啟履歷
D+18 HR約一面
D+20 一面
實體,辦公室超級新蠻舒服的,一面直接主管來一對一面試,大約一個小時,氣氛挺輕鬆的就跟聊天一樣,聊一些我的過去經歷,實驗室做什麼,時間分配,未來規劃,一些行為面試,蠻多時間都是主管在講話。自我介紹主管讓我自己選要用中文還英文,我自己有準備了英文版本的以及自介的簡報。
D+32 HR 約第二次面試
D+39 二面
上次面試太愉快又是主管直接面,網路上也沒有看過有二面的資訊,我以為大概可以 offer get 了結果電話接起來居然是要約二面QQ 可能是應徵的人蠻多的所以需要多一關篩選,總之還是乖乖去面試了
HR 說二面是技術面試所以面試前我急著準備了各種有的沒的題目,結果二面依然是聊天一小時,面試官是團隊的另一位工程師,氣氛比上次更活潑輕鬆,問了之前跨考的經歷、如何自學等等。他表示招實習生不打算考技術面試,會把實習生當一張白紙從頭教起,總之人超級好...
D+40 主管口頭 offer
他們應該覺得我蠻適合這個位子的,二面的時候面試官直接說覺得我是第一人選,我說如果拿到多個 offer 我會選最先給我 offer 的那家,所以他們很快就做出決定了。這剛好是我第一次面技術職的實習,還不太懂面試技巧跟技術面試的方向,如果他們有考技術問題我覺得我是很有機會被洗臉的:)
3. 蝦皮
職位: BI Backend intern
D+0 投履歷
D+10左右 人資約面試
D+15 線上面試
這職位是幫內部數據分析 team 做數據分析系統的後端,所以我猜團隊規模比較小而且工作內容大概跟蝦皮使用者沒什麼關係,但因為 JD 上說 prefer 有數據分析跟爬蟲經驗的 candidate,跟我的經驗很符合所以還是有投履歷
只有一次面試,時間大約一小時,三位工程師面試官。一開始給一個跟 leetcode interview 150 某題 medium 一模一樣,在 google docs 共編上作答。其實很簡單我覺得難度應該只能算 easy,但我不小心多記錄了一些不必要的資訊,有被提出來討論了一下
接著是自我介紹,然後針對過去經歷問問題,一開始問的比較技術內容,方向比較像是確認我對自己之前的作品技術細節有沒有足夠了解,接著開始問BQ問題,團隊中扮演什麼角色、過去的工作中最開心跟最不開心的事等等
面試官都很友善,面談的氣氛也都蠻不錯的,最後主管問我平常有沒有什麼興趣,還說我的興趣都有中team上的其他人的興趣XD 在快活的氣氛下結束了面試
D+16 口頭 offer
4. 友愉 Tomofun
職位: RD Intern Backend
D+0 投履歷
D+4左右 收到測驗
不太方便透漏測驗內容,但題目並不難
D+6 面試邀請
D+13 線上面試
兩位面試官,一位主管跟一位團隊工程師,主管坐在會議室桌前但鏡頭放在壁上大螢幕上方,我看過去就像是在俯視會議室一樣,蠻有臨場感的,再加上這是我第一次面後端實習,緊張加倍
一開始是自我介紹,然後一樣是照著我過去的經驗提問,大概八九成都是專業技術問題,沒有什麼BQ,但問題比較偏向針對過去做過的專案,如果要改善要怎麼改,或是在一個新的情境下系統需要做出什麼適當的更改,之前線上測驗相關的題目則是隻字未提。面試氣氛頗為嚴肅,持續約一小時,但其實提問都蠻有深度的,我應該其中一兩個問題沒有答到最好的答案。
D+20 一週後收到制式感謝信
結論
面試真的會越面越強,這輪面試的收穫之一就是不要把第一志願放在第一個面試,每經過一次面試真的會讓人更了解自己一點,也會更習慣面試的氣氛
雖然就算真的沒有找到實習也不會怎麼樣,但找實習這段期間真的是非常痛苦,心理壓力很大又要同時應付課堂進度,又會時不時開使懷疑自己的價值,一想到之後找正職又要開啟一輪新的面試地獄就覺得心累,所以最後在這邊祝正在努力找工作/實習的人,能早日獲得心儀的offer,即刻上岸~
本文經 ycllo 授權
文章來源:實習面試分享(英飛凌/群暉/TomoFun/蝦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