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2種生存慾望,促使我們採取行動!
人們就像引擎,也需要動力驅使才會前進。如果你長期缺乏行動力,也許是因為你在無意間壓制了自己的某些本能導致。重新找回這兩種慾望,能幫你重新在職場與生活中找到前進的動力。
文章目錄
人是怎麼過自己的一天呢?就像是汽車藉由引擎的力量前進,人類為了活下去,也需要動力。
許多人常誤以為,驅動我們的是講求合乎邏輯與道理的「理性」;事實上,非合理性的情緒或感受反而更頻繁地以更強大的力量推動我們。與理性判斷無關,人往往會選擇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若是「沒感覺」,那麼就算是再小的事情,我們也不會採取行動;甚至要是心情不太好的話,還可能做出白費力氣或愚蠢的事。
那麼,能讓人們採取行動的內心動力──也就是一般所說的「欲望」──有哪些呢?首先為各位說明一下在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與精神分析有關的概念。
人類是一種動物,對我們而言,生存是第一優先的。為了生存,我們需要攝食與睡眠。肚子餓的時候,我們會去尋找食物,想辦法解決飢餓;拚命吸吮母乳的嬰兒,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生命力象徵。
第二優先是安全,換句話說,即為「無恐懼」狀態。獨處會讓人類感到不安,所以我們群聚而居。對物理上的安全來說,交友與建立家庭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比起離群索居,有鄰居照拂更能讓我們覺得安全,這使得我們努力賺錢,好搬進公寓或大樓裡。
但不是把圍牆築高、用鐵鏈鎖住大門就叫安全;即使身處物理性安全無虞的地方,只要內心失去平衡,就無法讓人感到安全。當我們提到「安全」時,可能只會想到「如何防止危險發生」,但「如何提前因應可能的喪失」也是安全管理的一環。心裡若總是想著「身邊的人不知道何時會離開我」,那麼這個人的內心便是不安全的。
促使我們行動的兩大本能
讓人類採取行動的力量有很多,在精神分析學裡,將人類的欲望分為兩大類。接下來,來看看佛洛伊德所說的這兩大本能驅力(instinctual drives)吧。
佛洛伊德認為,驅使人類產生行動的本能驅力(指本能欲望的行為)有兩種:一是「原欲」(Libido),即性欲,另一種是「死之本能」(Thanatos),也就是攻擊欲。佛洛伊德一發表「原欲」的概念,便在當時以禁欲主義為主流的維也納遭受嚴厲的批評。佛洛伊德認為,人類既不是、也不該是禁欲的存在,並駁斥「人類應是高貴且道德的,不該被視為性欲的集合體」這種想法。也因此,學界認為他「掌握人類的方式過於簡化」並提出批判。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就能發現佛洛伊德的主張有其真實性。
為什麼人們總是對藝人或時尚模特兒抱持興趣?是因為我們總是莫名地羨慕他們嗎?所謂的「美少女熱潮」「韓流帥哥」「健美曲線」又是怎麼回事?如果性魅力不重要,那麼我們之所以鍛鍊身體,難道單純只是為了健康嗎?
攻擊欲也是如此。若無攻擊性,我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呢?明知會帶來悲劇,為何人類依然要發動戰爭呢?為什麼許多人熱中於拳擊、摔角或綜合格鬥等運動呢?其實,攻擊欲不只是以他人為行使對象,也是一種讓人類採取行動的重要動力。反過來說,當一個人的攻擊欲不足時,他的欲求不但會降低,身心也不會有所作為。
缺乏攻擊欲的人很難自我保護;換言之,為了保護自己,每個人都需要一點攻擊欲。當然,過度的攻擊欲可能會不慎傷害他人,或影響自己的人際關係;但有時明知道這一點,卻還是會攻擊他人,這是因為「攻擊欲過剩」根源於「基於自戀的憤怒」──這樣的人會透過攻擊他人達到愛自己、保護自己的目的。
如果攻擊的目標不是朝著他人,而是自己,又會發生什麼事呢?若真是如此,我們可能會罹患憂鬱症,嚴重的話還可能造成自殘或自殺。
性欲或攻擊欲並非總是直截了當地展現出來。如果仔細觀察,即使在最細微的眼神或動作中,我們也能找到它們的蹤跡:在學校或職場中,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他人爭執,也是攻擊欲的一種展現。如果我們仔細觀察人們的生活方式,無論結果及事情發展方向如何,我們都會發現,自己很難否認人類行動的能量中確實包含了性欲及攻擊欲。人生中的大部分時候,我們都依附於潛意識的本能驅力。
象徵性欲和攻擊欲的生與滅、愛與恨總是處在一種緊張的關係中。當這四者失衡時,將使人生變得更艱難。因此,為了擁有自然發展的人生,我們必須學習如何維持性欲與攻擊欲的平衡。
幽默也是一種攻擊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不公平或悲傷的事,這些時候,身邊也並非總有人能安慰我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安慰自己的最佳方法就是「幽默」──就像一場能帶來笑容與愉快氣氛,並且由「我」主導的「內心搞笑演唱會」。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已不像過去,會直接抄起傢伙去攻擊對方。我們是打扮得體、手持筆電的現代人,要是還像原始人一樣,恣意發洩自己的攻擊能量,將會使周圍陷入極大的混亂,也會讓自己無法繼續生存在這個社會。因此,為了展現攻擊欲,便出現了許多方便的方法,其中一種就是「幽默」(詼諧、滑稽、風趣);搞笑、喜劇、玩笑、機智問答、腦筋急轉彎……也是一樣。
幽默能減少對方反擊的可能,也能讓自己在不感到罪惡感的情況下表達自身的攻擊欲。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來看,幽默能以「笑容」為途徑,釋放遭到潛抑的攻擊性能量,也就是為遭到抑制且幾乎消失的攻擊欲披上偽裝,讓它進入意識世界並享受它。當原始型態的攻擊欲想通過潛意識與意識之間這座橋上的檢查哨時,能讓它搖身一變、順利通過檢查的就是「幽默」。我們會如此關注幽默或搞笑的原因,就在於能藉此獲得間接的滿足。
做出幽默行為的人其實玩著驚險的遊戲。他們知道,幽默的真面目是內心某個角落裡被潛抑的攻擊欲,因此也會感受到些微的罪惡感。或許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在不笑的狀態下說出有趣又好笑的話吧!當我說出諷刺他人的幽默話語,而他人聽了也哈哈大笑時,我的罪惡感會減少,內心也會因此變得自由。換句話說,我們透過他人的笑容獲得某種程度的「赦免」,同時也藉此方法,在攻擊欲不被發現、成功變身的情況下釋放它。
反過來說,失敗的幽默會讓攻擊欲在毫無偽裝的情況下完全裸露。如此一來,試圖展現幽默的人不但會驚慌失措、覺得難堪,還會深陷罪惡感;聆聽者除了覺得場面完全變冷,也會替對方感到丟臉。
在幽默、搞笑或玩笑中,這些被拿來取笑的對象往往會被視為無足輕重的存在,因為這樣才能讓其他人產生優越感,甚至覺得受寵若驚。這些「犧牲者」會讓人覺得彷彿看到兒時尚不成熟的自己,一旦發現自己已然成長,心情就會變得很好。
越能完美地透過幽默、搞笑及玩笑改變攻擊欲的樣貌,就越能成功。好的幽默能帶來兩種樂趣:解除緊張與遊戲般的愉悅。因幽默、搞笑或玩笑而帶來的笑容能讓心感到自由;心自由了,我們才能笑得更開心,也才能產生理解他人的餘裕。有趣的是,越是抑制攻擊欲的人,他的幽默感往往越好。攻擊欲是人類無法避免的本能,但若能好好控制與調節,就能在收放之間提供幽默生存的空間。
本文出自《佛洛伊德的椅子:化解內在衝突,隨身必備的情緒調節書》,作者:鄭道彥,究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