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老是被問「到底想說什麼」? 3 種溝通地雷看你踩到幾個

老是被問「到底想說什麼」? 3 種溝通地雷看你踩到幾個

常常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了,但別人依舊一頭霧水?或者老是被問「到底想說什麼」、「你在說什麼」?作者整理出溝通時常見的幾個地雷以及改進方法,希望能減少雞同鴨講的困境,有助大家成為高效溝通大師!

老是被問「到底想說什麼」? 3 種溝通地雷看你踩到幾個
share
share

努力說明了老半天,對方卻反應:「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

以為自己講得很清楚,別人卻根本沒聽進去。

「我說過了」,對方卻回「你哪有說」。

你有沒有遇過覺得自己講得很清楚,對方卻聽不懂而感到很困擾呢?資訊的傳遞方和接收方之間的認知落差,究竟是怎麼產生的?

這種困境大多是因為,資訊傳遞方過度信任和期待接收方的理解能力。每個人的價值觀和前提條件,會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而有所不同。所以你腦袋裡想的東西和感受,不說清楚,別人是不會明白的。

 

職場溝通不良可能造成巨大損失

請你做一件事情:「準備一張 A4 紙和一枝筆,在紙上畫一個圓。」

好,你畫出來的圓長什麼樣子呢?你畫出來的圓,符合我期待的機率,恐怕近乎為零。

講話簡潔有力是好事,但我剛才並沒有正確地傳達最低底線的必要資訊,例如:圓的大小、畫的位置和顏色。大部分的人聽到「請準備一枝筆」,大多會直覺地認定對方講的就是黑色的筆。然後毫不猶豫用黑色的筆,在紙的正中央畫圓,而且還畫得很大,幾乎把整張紙都占滿。

假如這種情況出現在職場上會怎麼樣呢?是不是很有可能會產生巨大的損失?

比方說,原本想進 10 個單價 2 萬日圓的貨,對方卻送來 100 個,這樣是不是會嚇死人?但進貨的廠商是做批發的,一次賣 1 組, 1 組有 10 個。跟廠商東拉西扯講了老半天,最後隨便一句「那我買 10 份」,廠商誤以為 10 份是 10 組,送來全部 100 個的貨也不奇怪。

假如是人命關天的醫療或交通相關工作,溝通不良造成的影響,恐怕更難以想像。「以為自己講清楚了,對方卻一點也不明白」的情況,其實非常危險。以下就列出 3 個溝通時常犯的錯誤,並提出修改建議,幫助大家能夠更有效地對話。

 

溝通地雷1:講越多,對方越沒耐性

錯誤範例

下屬:「課長,前幾天不是天氣突然變差、下大雨嗎?那天附近有活動,多虧那個活動,我們餐廳擠滿了人,店門口排了十幾個人。在那麼忙的時候,卻有客人來問,這道菜用什麼食材?」

課長:「所以是客訴嗎?」

下屬:「不是不是……因為我不知道詳細有哪些食材,所以跟菜單管理者確認。確認完後,又有其他客人問其他菜的食材。所以我想說,可以在菜單上標示,方便客人確認。」

課長:「唉呦,原來是提案。你一開始先講清楚嘛……」

修正方法:開門見山,說清楚接下來想講什麼

被認為講話不清不楚的人,大多是按時間順序想到什麼講什麼。像剛才的例子,站在課長的立場,一開始恐怕會以為下屬只是在跟他聊天氣,導致大腦從天氣聯想到跟自己相關的場景,使人無法集中精神聽說話者接下來要講的事情。

這次課長以為是有客訴,聽到一半跟說話者確認,但有時也會遇到聽者不做任何確認,先入為主地誤以為對方講的就是客訴的情況。最後被無關的內容牽著走,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內容──也就是說話者的提案。

就算聽完對方說話,也很容易因為不知道對方到底講什麼,而備感壓力。在那種不耐煩的情況下,本來應該很受歡迎的提案,恐怕也無法獲得採納。實際上,我曾在研習營問過:「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會讓你感到壓力?」回答「不知道對方想表達什麼」的學員占了絕大部分。

所以講話的時候,請在開頭先用一句話告知大家「你到底想講什麼」。這句話,是你想講的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用一句話說明最重要的內容來起頭,對方就會把你接下來講的話,跟一開始點明的主題連結在一起。

「課長!我有個提案,我想讓客人知道菜單使用了什麼食材。」

只要開頭一句話講清楚,課長就會把你接下來講的跟提案連結在一起。開頭一句話點明想說的重點,別人就不會搞不懂你想說什麼,也不會問你:「所以你到底想說什麼?」

參考範例

下屬:「課長!我有個提案,我想讓客人知道菜單使用了什麼食材。前幾天不是天氣突然變差、下大雨嗎?那天附近有活動,多虧那個活動,我們的餐廳擠滿了人,店門口排了十幾個人。在那麼忙的時候,卻有客人來問:這道菜裡面用了什麼食材?因為我不知道有哪些食材,所以跟菜單管理者確認。確認完後,又有其他客人問其他菜的食材。所以我想可以在菜單上標示食材,方便客人確認。」

 

溝通地雷2:總是被問:「嗯?你在說什麼?」

錯誤範例

課長:「有沒有人有其他意見?」

下屬:「有的,課長!我希望讓客人了解料理用了哪些食材,減少過敏體質客人的不安。」

課長:「不安?什麼不安?」

修正方法:為對方做好心理準備

講話開門見山說清楚講明白,能做到這點已經很好。但在開門見山那句話再下點工夫,別人可以更輕鬆快速地理解你的想法,因為當你說話時,對方很可能正在想其他事情。

請把溝通想成是傳球。

假如有人突然把球丟過來,有多少人能瞬間接住呢?假如是我,很有可能接不到,球直接打到身上,整個人倒地滾到其他地方;或是為了躲球,整個人飛出去,不知道滾去哪裡。

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了讓對方有心理準備,專心聽自己講話,說話要從「結論」講起。

「課長,我有個提案!希望客人一看菜單,就知道料理用了哪些食材。」

只要開頭先講清楚接下來要講的是「提案」,聽者就能把你後面要講的東西,統統跟提案連結在一起。雖然只是短短一句話,卻能幫對方了解「接下來的重點是什麼」,為對方做好心理準備非常重要。

比方說,有人說了一句「山口」,「山口」到底指的是名字、地址,還是出身地?假如對方開頭先說「我的名字叫……」,聽者就會有心理準備:「接下來的內容跟名字有關」。假如對方開頭先說「我的出身地是……」,聽者就會做好心理準備:「接下來的內容跟出身地有關」,把聽到的跟出身地連結在一起。

也就是說,我們講話最後都會有結論,開頭先從結論講起,能讓對方了解接下來要講的主題是什麼,把聽到的跟主題連結在一起。例如:「有事相求」「有事想跟您報告」「理由在於」「根據在於」「尺寸是」等。試著在表達方式下點工夫,讓聽者就算中途出神,也能瞬間進入狀況。

參考範例

下屬:「課長!我有個提案!希望客人一看菜單,就知道料理用了哪些食材。理由在於減少過敏體質客人的不安。」

 

溝通地雷3:常常被說「我聽不懂你想講什麼」

錯誤範例

「夏季連假我想請在 9 月,因為包含特休可以休 10 天,然後我想到韓國玩 8 天,因為便宜又很近,所以現在正在找要去韓國哪裡玩。

修正方法:限制連結詞,「一個就好」

「然後」、「所以」、「但是」等連接詞一多,聽者的注意力就容易被連接詞牽走,很難專心聽說話者在講什麼。

很有趣的是,有些人一旦使用了連結詞「然後」,整段話就會充滿「然後」。一旦養成這種說話習慣,話就會變得落落長,而且本人一點也不自覺。

就我長年的觀察經驗,「說話冗長」、「不曉得自己想說什麼」的人,共通點就是連接詞很多。

為了讓人輕鬆理解自己想講什麼,盡量避免一句話使用過多的連接詞。經常使用連接詞口頭禪的人,請限制自己「一句話一個連接詞就好」。

參考範例

「夏季連假我想請在 9 月,因為包含特休可以休 10 天。我想到韓國玩 8 天,去韓國玩便宜又很近,現在正在找要去韓國哪裡玩。」

如果能夠避開以上常發生的 3 大溝通雷點,相信無論是在會議、商談、簡報,甚至是人際關係,都有助減少雞同鴨講的情形,打造順暢的溝通語境,讓你說話、表達意見時不再被當空氣。

 

本文摘錄自:《一分鐘講清楚:從此不再被問「你到底想說什麼?」》,沖本留里子,方智出版

 

上一篇: 成為自由工作者你準備好了嗎?從準備到接案的完整指南 下一篇: 心理教練教你克服思維限制 破解「做不到」障礙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方智出版 / 記注欲其方以智

於1988年出版首作以來,全力開發非文學書系之外,也譯介國外優秀作品。近年積極開發國內優秀作家作品,均深受讀者喜愛。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