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求職面試>新鮮人如何踏入行銷產業? - 2022 求職全攻略|應徵技巧

新鮮人如何踏入行銷產業? - 2022 求職全攻略|應徵技巧

無論你正面臨面試挑戰,或是在職場中努力站穩腳步,這裡整理了實用經驗與建議,協助你釐清方向、提升應對力,並在每個職涯轉折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新鮮人如何踏入行銷產業? - 2022 求職全攻略|應徵技巧
share
share

文/捲捲春

背景提要:個人經歷的部分是社科院雙主修(文學院),在學期間兩份行銷實習經驗,分別是 B2B 網路行銷(3個月)、社群顧問(7個月)。有上過 SEO 相關課程跟參加一些課外活動這樣。 7/11(一)開始整理履歷作品集,7/15(五)開始投履歷,8/15(一)最後一間面試,8/19(五)決定接受 A 工作。 總共面試了 13 間公司,婉拒*1(一面就婉拒),錄取*4,感謝信*2,無聲卡*3,等待中*3(有些還在中間面試環節或未到通知時間)。

 

求職準備

 

履歷 & 作品集

雖然很難說作品集就一定能讓你拿到工作,但畢竟行銷工作有做有加分真的。至少面試沒話聊的時候主管還可以翻一下問你問題。

 

求職管道

自己是只有用 104 和 Yourator 投遞,104 就是各種工作應有盡有,如果對新創有興趣則可以透過 Yourator。反正就是把該填的填完然後盡量讓版面漂亮跟直觀,因為就算附了自製履歷有時候公司還是直接印制式履歷。

 

自我推薦信

除了 104 制式履歷寫了大概三句自介,自製履歷上沒塞自傳。但自我推薦信還蠻認真寫的,除了兩份實習經驗還會加上列點的成效(要控制字數精簡有力為主)。寫完以後就當罐頭訊息丟(最好的方式是每個公司看 JD 再做修正但個人比較懶惰)

 

自我介紹

背熟沒有其他選擇,背到你腦海一片空白時也要像呼吸一樣自然。

 

時間規劃

如果一次投太多履歷,或收到太多面試邀請請從中慎選最想去的。我自己是每周控制大概排 3 個面試(同一天最多 2 個,線上實體都有),由於本人住的地方比較遠,光交通就帶來很大負擔,所以這也是我能負荷的極限。也建議大家就算想塞更多每周也要空個一天的時間,以免收到二面通知時臨時要排會措手不及。

 

面試問題彙整

首先會建議大家可以先盡量了解面試流程和面試官的可能人選(主要是職階啦),可以幫你評估各階段該問那些問題,以及該做好什麼準備。以下我大致分成一些常見的問題、個人怨念🙃和提問。

 

經歷細節

因為有實習經驗所以我的問題都是環繞工作細節,基本上就是會問到非常非常詳細,我通常會花較多時間介紹第二份實習。因為第一份能量化或具體的東西太少,有點禁不起深入詢問。作品集裡如果有出現和職務高度相關或是自己覺得有連結會提到的最好也多準備一下。

  • 可以詳細一點說明實習的工作內容嗎?
  • 工作的分工(合作)方式?
  • 可以請你簡單介紹作品集嗎?
    如果有作品集的萬全準備其實是要帶筆電或是可以跟聯絡人確認是否提供投放方式,通常會有這個要求的都希望你能開 PPT 給面試官看。我自己比較偷懶都是一律印紙本的(一份),但有時候蠻尷尬的是有多位面試官時對方就會很難看清楚你現在在講什麼。
  • 過去(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挫折?(如何克服?)
    因為有實習經驗所以面試官通常都會直接講背景,如果沒有也沒關係可以想想自己專案經驗/活動/專題中遇到的困難。因為問問題時我就會預設他們會想知道你是如何面對的,所以都會直接接到我是如何解決跟克服這個困難。這個也是常見的問題之一,建議先擬好一個說詞,不要講那種自己圓不回來的。

 

個人問題

社科院或找的工作非本科系的朋朋應該都懂吧!跟科系有關的問題也要準備好欸,我覺得跟已經有兩份行銷實習經驗有關,所以相比起實習面試會問到諸如:你們科系是在做什麼?有哪些能力可以用在未來工作中?等等跟科系比較有關的問題,這期間應徵工作時倒是很少被問到,但會建議沒有相關經驗的人還是要準備喔。

  • (念這個科系)為什麼想做行銷?
    模板回答個人是說我雖然對雙主修的科系都很感興趣但未來不打算做學術工作,所以大四開始就決定先嘗試實習了解業界生態、培養相關能力不拉不拉。
  • 你在團隊中都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 可以講一個你的缺點(優點)嗎?
    這也是我當初跳的一個小坑,因為只準備了缺點的部分該如何改進或怎麼圓,但問到優點我真的腦海一片空白。所以除了缺點不能講那種無法挽回的(例如說自己情緒管理很差但也講不出改善方法),優點的話要想可佐證的例子(像是我可能說自己很有學習力或積極,就會帶到過去專案或職務相關的自學例子,也拿來展示我的工作態度這樣)。
  • 請問你的短中長期規劃(或 1, 3, 5 年)?
    其實只被問到大概 2 次,但都答的不太好,有一部分跟我應徵的職務太分散有關。針對不同但相似的職務或許能講類似的規劃,但如果是不同行業,很忌諱你講一個無關的計劃或是把這份工作當跳板的(這份工作只存在在你的短期規劃中)。

 

專業問題

我自己找的工作就是行銷類為主(數位行銷、行銷企劃和廣告投放師),如果是行銷類的話問題就比較廣泛,可能要看公司的行銷類型,廣告的問題有些行銷類工作也會問到,只是不會像廣告投放師問那麼精細,主要是想了解過去整體的行銷規劃。對於行銷生態最好有比較全面的理解,應徵期間也整理一下好的觀察素材可供分享。最後如果沒頭緒的話也是可以密我討論一下啦,雖然我也菜但還是能分享一些學習的方式。

1.數位行銷/行銷企劃

近期行銷趨勢?近期印象深刻的行銷案例分享?都如何得知近期熱門風向?認為我們品牌(公司)有哪些行銷的部分可以改進(這個也是超常見的問題之一)?如果幫…廠商找一位 KOL,你會找誰?

​2.廣告投放師

過去專案月操金額?廣告走期、規劃方式和內容如何製作?量化的成效數據?改善廣告的案例分享?CPC(因為本人廣告類型不看 ROAS 但電商其實很在乎,就算沒投過還是要稍微了解一下)?投放廣告類型?產業理解?多種廣告的認識或實作經驗(大致上是我投過的 BM 為主,有些會問到 Google,但我就老實說我沒實際投過,好像也有稍微問過一點 Line 廣告)?客戶溝通經驗?與客戶遇到衝突的解決方式?給…情境,會如何跟客戶提廣告意見?知道廣告走期會影響到假日/廣告的工作型態嗎?換言之有新鮮的肝嗎

 

最討厭的問題

  • 為什麼想來我們公司?(知道我們公司是做什麼的嗎?)
    本人真的超超超級討厭這個問題,但一定會出現真的。雖然每次都有準備但還是覺得自己回答得不夠好,千萬不要僥倖,而且如果知道不夠細節也不要硬講或說一些爛答案(例如薪水很好雖然是第一考量也不能說),有些面試官會覺得沒做好功課或不夠了解職務。

問答

如果說前面是面試官在考驗你適不適合這份工作,到了問答環節就是換你考驗這份工作了,不要客氣大膽發問吧!以下是我個人比較在乎的部分,僅供參考。

  • 可以詳細一點了解這份職務中各工作的比重嗎?
    通常 JD 或前面面試環節中,主管會簡單介紹一下工作細節,但自己會想了解不同工作事項的比例(或是特定有興趣或沒興趣的事項會占用多少時間)。
  • 如果有機會入職,這份工作會提供一些教育訓練或有人指導(交接)嗎?
  • 這個職缺是擴編還是補人?
  • 想要了解一下貴公司的薪資結構?
    個人其實比較少主動問薪資的問題(雖然很在乎),但會考量到現在的面試流程跟面試官的職務。像是我可能會傾向問 HR 而不是公司老闆這個問題。如果會有好幾面,開的薪資感覺不會太令人擔憂也會等到後續面試才問。基本上即使你不問面試官也會在最後問你期望待遇,如果被問到的話也可以先反問他們薪資結構或這份職務開的薪水區間,再回答這樣。
  • 這份職務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 這份職務是偏向團隊分工還是個人作業呢?
    這個問題要謹慎喔,像如果面廣告投手問這個問題可能會被認為不知道工作在做什麼。
  • 跟公司理念、背景或產業前景有關的專業問題(也希望是能跟職務結合的問題) 這個真的要自己想因為每間公司都不同。

 

個人建議

首先是自己會覺得投其所好真的非常重要!

這裡不是說要諂媚面試官或低聲下氣,而是像在被問到為什麼想來我們公司時能講的詳細、切合。發問時間針對公司(品牌)理念、運作模式提出一個有深度的好問題。筆試或報告階段選一個符合職務要求的案例。

以上只要發揮的好都能感受到對方願意多跟你聊幾句並且深入探討。

第二個則是對於 JD 要非常熟悉,畢竟是自己未來要做的工作,如果面試過程中被發現你搞不太懂這份職務在做什麼還蠻扣分的。雖然面試官可能會補充解釋或跟你討論是否跟你想像有出入,但盡量先把功課做好啦。

我自己是都會去看徵才平台的公司簡介、公司官網(案例分享、使用者回饋、EDM、會員(註冊方式和再行銷)、BLOG、SEO和網頁代碼)、粉專(品牌一致性、hasgtag、粉絲數、前台互動率、內文連結和撰文風格),順便想可以改進或增加的行銷手段(以及優點)。

最後特別想提的是,檢視自己對新創公司的期望,這個部份是我很有感觸的。因為第二份實習就是新創的環境,雖然最後決定不轉正但找工作的過程依然對新創公司抱持還算正面的態度,也希望能繼續找到這樣的工作。

新創公司通常會伴隨高難度、深入交談的面試關卡。對投入心血在其中的求職者來說,常常會覺得他們提出的未來、發展很受期待,工作的彈性較高,如果拿到 offer 也會覺得自己能力被肯定。但是相對而言真的也要付出心力蒐集公司資訊,也不要害怕問工作細節,藉此檢視會不會一切都像空頭支票一樣。在制度面和組織結構上雖然新創公司相對扁平有彈性,但也要付出不夠成熟充滿不確定性的代價。在面試中好好提問,不要因為一時暈船而跳進深坑真的很重要呦。

 

小結

面試的一個月裡本人最煎熬的除了剛投履歷的一兩天,就是陸續收到錄取通知的取捨。可能收到 offer 後還是會有點期待更好的心態,但又怕這個機會錯失後接下來更差。在過程中朋友和家人的支持(或洗臉)對我幫助很大,也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樹洞或方式來抒發焦慮。


本文由 捲捲春 授權轉載, 原文《實習生們,關於求職信,你還可以這樣寫(教學篇)

> 相當推薦新鮮人們可以透過 【1111給你一雙大翅膀】  新鮮人畢業季 ,尋找更多求職有用的資源! 

新鮮人博覽會

https://www.1111.com.tw/186170/

履歷擂台

https://www.1111.com.tw/186169/

履歷健診

https://www.1111.com.tw/186168/

線上講座

https://www.1111.com.tw/186167/

上一篇: 實習生們,關於求職信,你還可以這樣寫(教學篇)| 應徵技巧 下一篇: [海外求職篇] 求職信 (Cover Letter) 決定了你的面試機會?|應徵技巧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面試經驗談 / 各行各業面試全攻略!

分享各行各業的面試技巧與準備心法,從履歷撰寫到面試應答一手掌握!也記錄進入職場後的甘苦點滴,無論是升遷瓶頸、人際相處,還是轉職迷惘,都陪你一起思考下一步。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