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內向型領袖崛起!激發團隊潛能的「靜」爭力

內向型領袖崛起!激發團隊潛能的「靜」爭力

外向者較適合擔任領導職?研究發現,內向型領導人在積極團隊中,更有助大幅提升績效。內向者善於傾聽並調整策略,能激發團隊潛能。隨著世界愈加推崇外向,內向特質將成為未來領導的新優勢。

內向型領袖崛起!激發團隊潛能的「靜」爭力
share
share

不光是創業家,人們似乎認為企業領導人大多擁有外向的個性。的確,那些敢於發言、態度強硬,經常要求他人接受自己意見的人,感覺上似乎更有機會成功。不過,這是一種典型的「錯誤領導人形象」。早有文獻指出,內向型人格適合擔任領導職位,而且也有科學證據顯示,內向的人更能成為優秀的企業領導人。

亞當.格蘭特( Adam Grant )、法蘭西絲卡.吉諾( Francesca Gino )和大衛.霍夫曼( David A. Hofmann ) 3 人於 2010 年發表了一篇論文,標題是〈沉靜主管的隱形優勢〉(“Hidden Advantages of Quiet Bosses”)。這篇論文對「外向型領導人總是能發揮最高效能」的假設提出質疑。儘管作者們認同外向型領導人確實具有優勢,但他們主張在某些情況下,外向型領導人也許完全發揮不了作用。

具體上,他們認為「在動態且難以預測的環境下」,或是「在員工積極提議改善企業意見的情況下」,內向者可能比外向者更適合擔任領導人,於是設計了一套實驗來驗證此觀點。他們 163 名大學生分組,測試每組在 10 分鐘內可摺幾件 T 恤。每組皆有 1 名組長和 4 名成員,其中 2 名成員是由研究助理所扮演的暗樁。

 

內向型主管讓績效提升近 30%

這項實驗旨在研究領導人風格(內向與外向)與成員行為(積極與消極)之間的相互作用。結果顯示,當團隊中有積極成員時,內向型領導人帶領的團隊,表現優於外向型領導人的團隊,內向型領導人的團隊平均多摺了 28% 件T恤。論文中指出,這是因為「內向型領導人仔細聆聽團隊成員的意見,讓成員深覺受到重視,因而有動力努力工作」。相形之下,外向型領導人與積極成員之間反而出現了衝突。

在內向型領導人率領下,生產力足足提升了近 3 成,該結果著實令人驚訝。作者們也指出這是一個全新的觀點。究其原因,美國今日仍普遍存在「領導人一定都很外向」的刻板印象。該論文指出 2006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 65% 的企業高階主管認為「內向個性會阻礙領導能力」。

然而作者們的研究證實,積極的作業員搭配外向型領導人的組合,不一定會成為成功的祕訣,這一點或許將顛覆未來領導人的形象。沉靜內斂的內向型領導人其實更有機會帶領積極員工創造最大的績效。

這項實驗凸顯了衡量團隊中領導人與成員個性搭配的重要性。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外向的人最適合當主管,積極的員工能提供最佳的工作表現。然而,在這樣的組合中,雙方極有可能產生衝突,失去團隊的作用。

 

沉靜的領導者更能傾聽意見

正逐漸攀升,而且有愈來愈明顯的趨勢,因為整個世界已經變得過度外向。人們推崇那些大聲呼喊「我來」、「我說」的外向人格,使得外向者變得更外向,甚至愈來愈多原本內向的人也開始戴起外向的面具。這樣一來,由外向者組成團隊的機率也隨之增加,導致團隊運作變得更加困難。

我真心認為,許多組織管理會出現問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全由外向成員組合所造成。

退一步傾聽對方的意見,並做出適當調整。內向者能自然做到這一點,這使得他們在未來的地位只會愈來愈重要。諷刺的是,社會過度追求外向的結果,反而造就內向型人格變得如此珍貴,成為社會真正需要的特質。

 

 

本文摘錄自:《喚醒你強大的內向潛能:20年臨床診斷二萬人大發現,得天獨厚的「靜」爭力!澈底發揮沉著穩重優勢,展現出眾的非凡才能》,作者:大山榮作,方言文化

 

 

上一篇: 如何規劃長遠的職涯發展?首先要能綜觀全局!(中)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方言文化 / 讓好書不寂寞

一本書其實背後有八卦,以及無法在紙本上細說的故事。Babel inside,就是要把這一切抖出來!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