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求職筆記>沒人帶又被當跑腿使喚 職場新人該跳槽嗎?

沒人帶又被當跑腿使喚 職場新人該跳槽嗎?

作為職場新人,進到一間沒有培訓,又被當跑腿仔使喚的公司,到底要多久才能跳槽?作者以人力資源管理師經驗,提出4大問題,用更為宏觀的角度,讓有疑慮的新人跳脫表面困境,進行深度思考。

沒人帶又被當跑腿使喚 職場新人該跳槽嗎?
share
share

很多人問我:「作為職場新人,公司並沒有新人培訓,而且長期被指揮做無價值的工作。這樣的工作,多久後跳槽比較適合?」

我的第一份工作做了 1 年,找到機會就立刻跳槽,當時只有一個目標:有了 1 年工作經驗後就不再是應屆畢業生!找工作時不再需要去擠人力市場!人山人海的人力市場,實在是夠了!

我第二份工作的老大說:「在外商企業,能待 1 年半的人很少。」當時很崇拜他,覺得他說的話都對!後來一直用這個標準,當作職場新人換工作的標準,雖然也不知道這個標準是怎麼來的。

職場新人跳槽的標準到底是什麼?我也說不清楚,應該沒有公式、沒有標準,全憑個人對自己的了解程度。對自己的了解,不是一個容易的話題,比你大一輪還可能轉彎的我,仍在孜孜不倦地探究自己。

下文我專門為有這樣疑惑的朋友們,設計一套問卷,請在早上無力掀被時、午夜輾轉反側時、暖陽高照時、天氣陰霾時等,一切你覺得可以的時候,去苦思並自問自答。

 

先思考 4 個問題

問題 1 :你想要什麼?

經歷?資歷?成長?擴大生活圈?找男友?生存下來?建議你問自己這個問題,寫下 10 個理由,記得!一定要 10 個理由,然後排序,選取排在前面的 3 個。

不要笑例子中有「找男友」的選項,有心機的適婚青年,去他們理想對象所在的圈子工作,也是比較能一箭雙雕的好想法。換個高級點的說辭:思考問題的維度盡可能廣一點。

問題 2 :你想要的,現在的公司能給嗎?

這個問題不要輕易回答,而是要先找到第 1 個問題前 3 名的答案,以及第 2 個問題之間更多的路徑,此刻,可以思考一句名言:世界上本沒有路(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這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魯迅〈故鄉〉)。

舉例來說,你最想要的前 3 名是:資歷、成長、找男友。繼續問自己:「我想要的資歷是什麼呢?知名企業?某個行業?從業資歷?我希望 5 年後的自己是什麼樣的?現在的公司能幫我一把嗎?又是透過什麼形式呢?」前 3 名都這樣問問,猜看看,你能得到什麼答案?

問題 3 :如果要換,我希望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呢?

儘量具體到工作地點、行業、職位、公司性質等,如同我們在徵才的時候為求職者描述,此刻,你要為你理想的工作精準定位。

你不一定有運氣找到一家如此符合你理想的公司,但你至少要清晰知道,你喜歡的是什麼樣的公司。這一點,跟談戀愛類似,你要有理想對象的畫像,但遇到非理想型,如果當時有感覺,也要牢牢抓住,不要拘泥於你的標準。

問題 4 :如果要進理想中的公司,我的差距在哪裡?

找差距的方法也滿簡單的:

  • 第 1 步:找出理想職位說明
    搜尋你理想公司、理想職位的職位說明書(Job Description);研究所列要求的具體含義。
     
  • 第 2 步:搜尋符合理想職位的簡歷
    利用你的職務之便,多找幾份符合你理想公司、理想職位的簡歷。我們 HR 真的沒有什麼職務之便,就只有搜尋簡歷、下載簡歷那點許可權,還不趕緊用?如果你不是 HR ,不妨多來往幾個前公司HR的朋友,這個時候他們會幫到你。
     
  • 第 3 步:找出跟自己的差距並改善
    為什麼你會覺得這些簡歷是匹配的?你能學到什麼?還缺什麼?如何去改善?以上,問卷結束,答案自明。
     

我的解題思路

回到前面提到的,具體來說你公司有下列問題:

1. 沒有新人培訓;2.長期被指揮做無價值的工作。

關於第一個問題,有一句名言:實際操作即最好的培訓、工作上一切的機會都是培訓、職場自我培訓占主導。

關於第二個問題,韓劇中「前輩」「後輩」的稱謂告訴我,職場需要必要的禮儀,跑腿是很好的人際關係黏合劑。再者,每天 30 分鐘跑腿,對你工作效率的影響程度能大到哪種地步?更何況,應該沒有 30 分鐘,就當休息頸椎也很好。

當你懷揣問卷上的答案時,跑跑腿這樣的事,絕對不再是值得一提的煩惱。如果回答完問卷,它依舊頑固盤踞腦海,那麼,建議你在被指揮前就花 5 分鐘處理完。有朝一日,你有了指揮你的那個前輩的江湖地位,不要學他就好。

人生,是一條單行道,走到盡頭,你什麼都帶不走,如果你能經歷更多,讓你有限的時間更鮮活、更濃郁,亦或即使平淡日常,也能比他人感受更多,是不是更划算?這樣的經歷,在工作維度,可以透過跳槽換取,也可以透過在工作職位深耕來換取,換工作不是唯一改善生命品質的方式。

 

 

本文摘錄自:《高勝算的破局工作力:21天翻轉職涯,「療癒系」職場專家的核心逆思維》,作者: 趙穎,樂金文化

 

上一篇: 不太瞭解自己,怎麼找工作?從「知己」開啟成功職涯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樂金文化 / 讓好書不寂寞

樂金文化,創立於2019年,我們秉持編輯專業和文化使命,探索世界重要的問題、思想與趨勢,透過引介、出版海內外的優質好書,引領讀者邁向富足人生。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