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不一定跟工作有關,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在職場中,常需應對情緒化的主管,這種情緒勞動常使人感到耗竭。因此,感到職業倦怠時,應優先照顧自己,調整工作優先次序,刪減無法負擔的事項,才能走得更遠。
文章目錄
「明白世俗的規則,並選擇活得不世故。」——《一隅有花 Withering Calendar》
最近的我,又開始容易覺得煩躁了。不管是面對朋友想找我談話,還是昨天在助人機構服務,我都感覺到自己的不耐。一開始覺察時,我的慣性自責又出現了。
「為什麼這麼沒有同理心,我的同理心去哪了?」
『你的同理心只會在你有照顧好自己,心理空間夠的時候才會出來。』
明德聽完,立刻給我一記當頭棒喝。自從成為自由工作者後,雖然好處是時間都自己安排,但缺點就是,如果沒有時時覺察並適時調整,很容易過度工作。我昨天中午去買便當時才剛被阿北問:「你怎麼那麼晚吃飯?」因為我一忙起來都沒在注意時間的(掩面)。
我想沒有一份工作是完美的,我雖然喜歡跟人工作,但顯然最近的量已經超過我能負荷,又到了需要調整的時刻。不過很感謝的是,目前身邊互動的人,對於我的調整或需要,皆能表示理解並體諒,跟以前在職場的氛圍很不同。以前當我表達自己的需求,可能只會被貼上「爛草莓」的標籤。
過去在公職的環境,往往只會關注「事情」的層次,卻忽略我坐在那個位置,需負擔多少情緒勞動。每當主管選在月初最忙碌的時期,還要我幫他處理私人團購的收款與發放事宜,我的不拒絕,並不是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是我的「應該」。而是我知道,當我讓他心情不美麗,遭殃的不只是我,影響到的是整體機關同仁,於是,我犧牲中午休息的時間處理這些事項。但即便做到這樣,我還是需要承擔背後被主管批評到一文不值的罵名。
這就是一種情緒勞動,我的工作不僅涵蓋了原本的工作事項,還要把情緒化主管的情緒照顧一併考量進去,時間久了我自然感到耗竭、不堪負荷。不過這些並不一定會被任何人看見,其他人依然有可能只會以你負責的工作量來認定,你就是過太爽,才會做一點事情就無法負擔(攤手)。
因此現在的你,若感覺到職業倦怠,很有可能與工作內容無關,而與工作的人有關。不過不管是因為人、還是因為事,我想解法都是一樣的,先回到自己身上,多關照自己的需要。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其他的事或人。
拿我自己為例,我最近的調整就是,試著再為自己排列工作事項的優先次序,有意義、非做不可的擺在最前面,其他可以拖(?)、可以放的先擺著。刪減掉一些目前能量無法負擔的事情,才有機會好好休息並照顧自己。
休息或照顧自己絕不是自私與擺爛,而是為了負責,也為了好好走接下來的路。
原文標題:職業倦怠不一定跟工作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