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求職面試>13 間金融與數據實習面試經驗總整理(上)

13 間金融與數據實習面試經驗總整理(上)

大學期間參與的 20 餘場實習面試經驗,涵蓋金融、數據等不同領域,包括富邦金控、國泰、中信、Dcard、Amazon 等公司。從面試流程、題型到個人反思都有詳細分享,並探討實習如何幫助釐清職涯方向,是

13 間金融與數據實習面試經驗總整理(上)
share
share

回顧過去大學期間,在應徵實習、面試的過程中都受惠網路資源頗多。趁還有印象的時候就發文記錄下來,也供任何需要的人參考。由於面試過的場次頗多,並非每一場結束當下都有即時紀錄,因此僅記錄我印象極深 & 有記錄下來 & 沒有保密的場次。

自己對Career的想法一直以來都蠻凌亂,因此面試的職位跨度也比較大。大致來說可分成金融 / 數據兩個方向。如果是暑期實習的話會在標題註明。以下正文順序如文初目錄。

台北富邦銀行, 法人客群組(暑期實習)

面試時間:2023 年 4 月
面試語言:中文
面試形式:線上團體面試(5 位單位主管 + 1 位人資,7 位面試者輪流作答)
面試內容:

  1. 自我介紹
  2. 行銷你的學校與科系
  3. 分享近期旅行經驗
  4. 面對主管苛責的調適方式
  5. 沒有Q&A

面試耗時約40分鐘。

同場 7 位面試者中有2位與我同校同系,另外也有2位同校(這兩位甚至是美國大學),不確定有沒有依學歷來提問,第二題後面回答的會很難講lol。

因面試者眾多,其實感覺每個人只講到一點點而已。最後可能時間要到了,人資就快速收場,沒有留QA時間。

富邦金控, 數據科學實習

面試時間:2024 年 5 月
面試語言:中文
面試形式:一面實體個人面試(3位面試官),二面實體團體面試(2位單位主管,3位面試者)
面試內容:

一面

面試官有三位,都是屆時部門內的同事,個人面試。

  1. 履歷深問很多題,特別針對一個做過的project提問
  2. 解釋 tree-based model 原理+為什麼要剪樹?
  3. 對ML / AI 的理解
  4. 對未來工作內容與專案方向的期待
  5. 實習時長討論+個人未來規劃
  6. Q&A

一面耗時約40分鐘。面試官人都很好,整體面試下來偏向聊天,互動也非常多。我有遇到同校的學長聊得還蠻愉快的。

二面

面試官為部長與處長、3 位面試者。

  1. 分享過去專案經驗
  2. 如何處理模型表現不佳
  3. 如何避免 overfitting
  4. 若有機會進來,想參與的專案方向
  5. Q&A

二面耗時約半小時。

基本上都是一位面試官在主導問題,另一位面試官只有最後才有發言。不過面試過程輕鬆愉快。

面試前我有稍微研究一下部門內的狀況,遇到其中一位面試官其實有點意外。這個職位是在富邦金控創新科技處之下,有興趣的可以去查查部門主管是誰XD,某種程度來說算是還蠻榮幸的。

富邦Data一面為個人面試、二面反而是小組面試,在我過去的經驗中是比較少見的。

國泰世華銀行, 金融創新推動實習

面試時間:2024 年 10 月
面試語言:中文 + 英文(簡報部分)
面試形式:線上個人面試(1位用人主管)
面試內容:

  1. 自我介紹
  2. 履歷若干題
  3. 團隊合作與衝突經驗
  4. 英文簡報(約 3–5 分鐘,直接開簡報分享螢幕)
  5. 討論實習時程
  6. 自我推銷(分享課外經歷)
  7. Q&A

面試耗時約40分鐘。中間快速簡報是面試官突然表示,雖然這個職位沒有很要求英文能力,但希望可以聽聽我的英文口說,突然問我有沒有過去做過的任何簡報可以快速報告,有點突兀,不過幸好當時是用電腦面試,我就臨時打開一份過去的自我介紹簡報來簡單報告。

中國信託銀行, 國際金融個人金融組(暑期實習)

面試時間:2025 年 4 月
面試語言:中文 + 英文(自介)
面試形式:線上個人面試(1 位人資 + 1 位副總)
面試內容:

  1. 自我介紹
  2. 履歷若干題
  3. 過去經驗好像比較偏數據,為何轉向這個領域?
  4. 職涯想法與未來規劃
  5. Q&A
  6. 英文自介

面試耗時約20分鐘。整體氣氛輕鬆偏聊天、節奏明快。快結束時,人資好像是臨時起意,請我再用英文自我介紹一次。

需要留意的是,中信似乎都會在面試前自動幫面試者分好部門,但從Email到面試開場都沒有提到我所屬部門or面試主管的業務範圍。同屬國際個金,底下又有分財管、支付等function。雖然當天並未出現任何專業題,但若能提前掌握所屬的業務範疇,應該能更有針對性的調整自介與回答內容。因此面試前,可禮貌詢問自己所屬部門,便於準備對應。

中華開發金控(現凱基金控), 數位創新組(暑期實習)

面試時間:2023 年 5 月
面試語言:中文 + 英文(自介)
面試形式:實體團體面試(2 位部門主管 + 1 HR,6 位面試者)
面試內容:

  1. 英文自我介紹
    團隊合作與衝突經驗
    履歷題2~3題
    對公司與部門的了解
    覺得自己應徵這個職缺,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Q&A
    面試耗時約 1 小時。因為團面面試者比較多,整體節奏稍慢。

面試氛圍也是蠻輕鬆,問完面試者對公司的了解後,主管有再補充當時開發金數位轉型的計劃和進度等等事項。那段時間開發請了很多外國主管,也感受的到在這方面相當積極。

華南商業銀行, 數據視覺化實習
面試時間:2024 年 5 月
面試語言:中文
面試形式:實體個人面試(3位面試官)
面試內容:

  1. 自我介紹
  2. 自介過程提到我有作品集,接下來就由我開簡報講解之前的作品
  3. 面試官針對作品集提問
  4. 跨部門合作場景下 Tableau 的挑戰與重點

面試耗時約30分鐘。這場基本上都是我在主導節奏,可能我作品集有展現出面試官想看到的東西(?),因此他們問題不多。

華南商業銀行, 金融數位創新產品開發及規劃實習

面試時間:2024 年 5 月
面試語言:中文
面試形式:實體團體報告型面試(多位面試官、共約20位左右的面試者)
面試內容:

一開始在外面等候時會簽到,簽到時看到哇靠名單有20個人左右,就有團體個案的心理準備。他們已經幫面試者分成3組,每組6~7人,進去就依組別入座。

  1. 面試官講解整體流程&抽報告順序
  2. 小組內每人 1 分鐘自我介紹
  3. 宣布個案討論主題
  4. 小組討論,約15分鐘,有白板和筆輔助
  5. 小組帶去另一間會議室,小組報告 8 分鐘 + Q&A 2 分鐘(共 10 分鐘)

面試整體耗時約40分鐘。

兩題個案內容大概是1. 金融科技對金融業的影響 2. 提出一項 FinTech 應用。因為偏向老生常談的主題+討論時間略短,所以我覺得報告內容也就……那樣,基本停留在很高維的層面,講的也都是挺老套的東西。討論過程中旁邊會有人觀察討論過程,然後最後報告&時間自由分配。

有一個問題是,小組討論時間到後,會依照一開始抽的順序輪流去別間會議室報告。因此其實晚報的組別會留在原本的位置上,多了很多時間可以討論。以團體報告的形式+討論時間有限來說,其實是有一點不公平。

兆豐證券, ESG 永續實習生

面試時間:2024 年 5 月
面試語言:中文
面試形式:實體個人面試(1位部門主管)
面試內容:

  1. 聊過去經歷與履歷細節
  2. 討論職位內容與預期任務

面試耗時 1 小時。

原本其實有點嚇到,想說我沒有ESG經歷,怎麼會選我來面試XD。但聊過之後瞭解到,這個職缺歸在企劃室底下,雖名為 ESG 永續,但工作內容實際有點偏Data Engineer,主要是要處理ESG的數據。

面試主管人很好,來回互動也非常多,說是面試,其實更像coffee chat。面試時和面試官是坐在同一側,全程聊天無壓力。

Deloitte Consulting, Finance&Performance Winter Intern;金融犯罪風險資料分析實習

面試時間:2023 年 12 月 / 2024 年 11 月
面試語言:英文(Case)+ 中文(討論)
面試形式:團體個案面試(約10 位面試者,對2位面試官)
面試內容:

兩場面試形式相同,因此就放在一起講。

  1. 7 分鐘閱讀 Case
  2. 每人用 2 分鐘報告自己的理解與重點
  3. 25分鐘討論
  4. 小組進行簡報,上限10分鐘
  5. 面試官提問
  6. 每人講出自己對小組的 Feedback,面試官給整體回饋
    面試耗時約40分鐘。

Case 長度約7~8頁 A4,全英文。每位面試者手上的最後一頁的資訊都不同,該頁會提供個別的額外資訊(大約有3–4 種版本),因此必須靠口頭分享來整合資料。

這兩次D所的面試時隔一年,但形式一模一樣屬 Group Case Interview,人數都10個人左右。

要認真靠北一下,時間有限的狀況之下,10 個人一起討論,現場狀況可想而知。我的經驗是,會有兩三位一直想主導討論流程,然後其他人也試圖積極發言,導致討論節奏紊亂且經常七嘴八舌,不僅討論主軸難以聚焦,最後誰簡報也是個問題(沒有要求每個人都要報告)。

完全可以理解大家都想發言,有些人會很aggressive想要當leader、有些人想當二把手做最好的輔助、有些人想當團隊小齒輪輔助大家。結果很明顯就是災難,讓我覺得很無語的是,最後面試官回饋時說:「我覺得你們討論可以更有架構一點,方向有點亂」。我當下就覺得喔,酷喔,事後問同組的也覺得很酷。

隔年,我投了另一個金融犯罪資料分析的職缺,我原以為會是個人面試、偏資料分析或建模類的問題(因為 JD 與面過正職的前輩分享都是如此)。到了面試當天走進來,看到又是團體面試時就覺得有點不妙,結果形式確實和去年那場一模一樣,而且Case內容跟金融犯罪毫無關聯(???)。當下就決定擺爛,不要拖大家後腿就好。只能說,討論狀況和去年那場也如出一轍。不太理解這種形式面試是想要看到什麼,反正不是很適合我。

雖然面試過程很靠北,但兩次面試都在早上,結束後我都有和同場的人一起去吃午餐,結果都意外交到不錯的朋友。從這個角度來看收穫蠻大 XD

本文經 HsuWHH 授權
文章來源:實習面試紀錄:本土各大金控、數據分析類職缺

上一篇: 拿下三間實習!公開英飛凌、群暉、TomoFun、蝦皮面試 下一篇: 13 間金融與數據實習面試經驗總整理(下)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面試經驗談 / 各行各業面試全攻略!

分享各行各業的面試技巧與準備心法,從履歷撰寫到面試應答一手掌握!也記錄進入職場後的甘苦點滴,無論是升遷瓶頸、人際相處,還是轉職迷惘,都陪你一起思考下一步。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