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有聽沒有懂」 掌握3秘訣讓職場溝通零失誤
在職場與日常生活中,我們常以為說清楚了,對方就一定懂,因而變成誤會與爭執的根源。本文揭示提升溝通效率的3個關鍵技巧,讓溝通不再雞同鴨講,有效減少生活與工作中的誤解。


文章目錄



當你想要與某人私下協調或想請對方為某件事預做準備,但是結果卻不如預期,原因往往在於對方沒有確實理解你的意思。而且傳達過程中所產生的瑕疵,往往出現在說的一方,而非聽的一方。
不管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工作上,我們都經常必須將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人。因此只要稍微學一點傳達上的技巧,必定能為自己和周遭的人帶來莫大的好處。那麼,到底該怎麼做才能將自己的想法確實傳達出去呢?
謹記5成傳達率法則
第一步,就是不要天真的認為對方一定能完全理解你的想法。
每當我們在表達內心想法時,總是會以為對方已經完全理解,但這其實只是心中的期待所產生的錯覺。當你將某件事告知了某人之後,是不是也常抱著「對方一定已經理解」的念頭?只要你能放下這個念頭,傳達率就會上升。
沒錯,你只要想著「對方只理解了一半」,實際的傳達率就會大幅提升。說得更明白點,「告知」與「理解」完全是兩碼子事。我經常提醒自己,不管我說出什麼話,對方大概都只能理解一半。
例如參加我的研習課程的學員們,研習結束後都必須提交報告,但從報告的內容可以明顯看出來,每個學員們都只吸收了我所講授的課程內容的大約一半。因此我將這個經驗法則稱為「5成傳達率的法則」。
在實際的工作上,有時我向部下傳達了某項指示後,要部下複述一次,部下說出的內容可能會出現微妙的歧異,甚至是徹底誤會我的意思。像這樣的狀況可說是屢見不鮮。
職場上發生的麻煩事,絕大部分都肇因於像這種傳達上的疏失。我相信你應該也親身經歷過這種「到底有沒有說過」之類的爭執吧?
3大重點提升傳達率
此外,要提升傳達率,還必須掌握 3 大重點:
1. 確認
第一個重點是確認。只要在告知之後,立即確認訊息是否正確傳達,當發現傳達錯誤時,就能立即更正回來。
因此,你應該養成「不管委託他人任何事情都要加以確認」的習慣。如果你不好意思在告知之後立即確認,可以選擇在對方執行到一半時確認進展狀況。
2. 改變告知方式
如果原本只是口頭告知,可以改成一邊畫圖一邊說明,將能讓想傳達的訊息內容更加容易理解。此外,交叉使用不同的告知方式,也是提升理解容易度的技巧之一,例如在寫電子郵件告知後,打電話向對方確認。
3. 使用定量化語言
同樣的訊息,可能帶有「定性」或「定量」這兩種不同的性質。
一個只定性化而不定量化的訊息,在每個人的心中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解讀方式。例如「儘量快一點」這句話,有些人可能認為是「 10 分鐘以內」,但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是「 1 小時以內」。換句話說,這並不是一個適當的傳達方式。
相反的,一個定量化的訊息,必定會包含一些放諸四海皆不會改變的尺度。以前面這個例子而言,如果改成「在下午 3 點之前」之類的說法,對方所能理解的訊息精準度就會大幅提升。
重點不在於是否已經告知,而在於對方是否已經理解。只要能夠改變傳達訊息的方式,工作自然也會變得更加圓滑而周到。
本文摘錄自:《再忙也不會出錯的精準執行力:日本頂尖企管顧問教你專注B象限的「周到化工作術」》,作者: 鳥原隆志,樂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