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求職面試>如何在職場上「自抬身價」?善用說話藝術,展現個人價值|工作甘苦談

如何在職場上「自抬身價」?善用說話藝術,展現個人價值|工作甘苦談

無論你正面臨面試挑戰,或是在職場中努力站穩腳步,這裡整理了實用經驗與建議,協助你釐清方向、提升應對力,並在每個職涯轉折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如何在職場上「自抬身價」?善用說話藝術,展現個人價值|工作甘苦談
share
share

如何在職場上「自抬身價」?善用說話藝術,展現個人價值
如何在職場上「自抬身價」?善用說話藝術,展現個人價值,圖片來源: freepik

文/宋曉陽《一聽就懂的邏輯表達力:從面試、開會、簡報到人脈經營,26堂全方位職場說話課》

跟大家分享一段我的親身經歷:「宋老師,您好,這次太麻煩您了,幫我們找到這麼好的專家資源,實在是太支持我們的培訓工作了。對了,宋老師,您是教什麼的呀?」這是我有一次幫朋友的忙,幫忙蘋果公司的銷售部門找專家老師授課時,對方的負責人跟我說的話。而我接下來的回答,讓我贏得了為蘋果公司三個部門做語言和直播業務培訓的機會。

當時,我是這麼說的:「我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的老師,主要是教人怎麼說話的,企業培訓主要是提升職場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像在你們蘋果這種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大家用簡報匯報工作,或團隊成員之間進行業務交流時,都需要用到語言。如何讓自己說話有邏輯、減少時間上的浪費,是這些培訓的目的。我之前為阿里飛豬(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旅遊服務平台)高管做過相關培訓,目前正在為字節跳動的一個部門做長期的語言培訓。」

「那您上的是什麼內容的課呀?」

「我上課會根據客戶的需求定制課程單。如果可以,我發給你一份課程單,你參考一下,然後我可以為你們的團隊再訂製一份課程單,這樣可以嗎?」

「宋老師,太好了,那我就等您的課程單了。」

就因為這個回答,我成功地得到了為蘋果公司提升語言能力的培訓工作,各個部門前後有十餘場,培訓人次有五百多人。我站在國貿三期的會議室裡,跟他們分享有關語言的使用方法。從他們課後跟我的交流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他們對語言培訓課程的喜愛,原來讓自己語言能力提升還有這麼多方法。

提到推銷自己,你先想到的肯定是在面試求職的時候,跟面試官做自我介紹。其實,除了面試求職的場合之外,工作和生活中我們還有很多機會向別人推銷自己,我們需要為自己背書的時刻。

利用大公司的名氣

對於普通人來說,正處於事業發展起步階段,尚未擁有一定社會知名度的時候,我們想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首先可以考慮利用大公司為自己背書。這裡要注意的是,我們利用大公司背書時,要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說辭。

最近,我接到一份工作邀請,是為某互聯網公司的老總做一對一的公開演講培訓。對方一開始還不確定是不是要找我,但當我說了以下這段話後,他們很快便拍板定案。當時我是這樣介紹自己的:「我在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任教,為蘋果、阿里旅行、字節跳動媒體合作部、三星、美國GE醫療等企業的高管做過很多培訓。無論是公司內部的公開演講,還是新產品發佈這類的商業演說,我都有著豐富的培訓經驗。」

你注意到了嗎?我談到的培訓經歷是我曾為蘋果、阿里旅行、字節跳動、三星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及部門做培訓,儘管我也有為住建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中國記者協會、新華社、人民日報等部委、國家級的媒體做演講培訓的經歷,但我沒有提。因為政府和媒體單位的主題性演講,跟互聯網公司需要的戰略內容為主的演講,不屬於同一個範疇。即便我跟對方說了這些經歷,也沒有多大用處,還會讓對方誤以為我分不清楚這些演講之間的區別,反而弄巧成拙。

我的表達策略是:「根據對方的公司性質做介紹」。

如果對方是新興的互聯網公司,我就介紹我曾為世界五百強企業做培訓講師的經歷。既然利用大公司背書,就要考慮公司的屬性。首選是相同屬性的公司,其次選取相似屬性。假如我沒有在互聯網公司做商業演講的經驗,退而求其次,也可以把主題性演講培訓的經歷加進去。

利用自身的工作經歷

有句俗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自視甚高、瞧不起人的人,跟這類人打交道時,就需要拿出一些證據,讓我們的話語更有分量,讓對方心服口服。

我的一個學生,研究生畢業不到三年,就已經擔任大片的導演了,在電視臺裡屬於年齡小、業務強的九○後優秀代表。因為她天生一張娃娃臉,經常被人誤以為是來實習的大學生,所以她經常會遇到一些不把她當回事的人,導致她在工作上處處受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憑藉以往的工作經歷替自己背書,讓她說話起來相當有底氣。

有一次,她為了拍攝片子去外地踩點,遭遇了接待人員的無禮對待:「你們電視臺怎麼派你這麼一個小孩子來談事呀!這麼大的項目,你一個人來這裡走一趟,就能定下來嗎?你們長官可真是放心呀!」

她不慌不忙地拿出手機,點開「我的最愛」的一個連結說:「張大哥,我想請你看一下這個。前一陣子你們內部學習是不是看過這部影片?」接待人員湊過來,看了一下,回答道:「是的。我們長官要求所有人全部都必須看這部影片,我有印象。」

她把影片拉到最後,在演職人員表的畫面處暫停了一下,然後把手機和記者證一起舉起來,說道:「您再看看。這部影片是我們電視臺應上級部門要求製作的,後來部門長官指定了三位菁英來做,我就是其中之一。而這已經是我參與的第三個類似的專案了。對於這個案子,我想我應該有資格說,沒有人比我更適合了吧。」

雖然在他人面前故意說出自己做過什麼重要的工作,總有炫耀之感,但該亮明身份的時候也要善於表現自己。果然,等她說完,這位接待人員立刻露出羨慕和欣賞的眼神,對她的態度也產生了很大轉變。

我的導演學生說話之所以有分量,是因為她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凸顯自己,達到震懾對方的目的。這裡有一些處理的眉角,首先,面對不友善之人,無論對方是故意挑釁還是無心之言,你都要告訴自己,不要因此產生負面情緒。接著,要言之有據地證明自己。我的學生把演職人員表和自己的記者證一起拿給對方看,就是利用過往的資歷為自己背書。

利用權威人士為自己拉抬

原央視的著名新聞節目主持人李小萌是我的師姐,二○一九年四月,她正在為東南衛視製作《你好,媽媽》系列人物訪談節目,我帶著幾位研究生去現場參觀學習。四月十日,李小萌採訪的嘉賓是奧運冠軍鄧亞萍,場地選在了北京服裝學院的體育館裡。整個採訪過程非常順利,採訪結束後,我去休息室跟師姐告別。看我進來,師姐順勢把我介紹給了鄧亞萍:「這是我師妹,中國傳媒大學的宋曉陽老師,是國內演講方面的高手,前一陣子我在《人物》雜誌上的那篇演講稿,就是由她操刀的。」

聽師姐這麼說,我立刻接話道:「亞萍姐好,我只是幫師姐一點小忙,改了一下稿子。其實,師姐二十年主持人的功力放在那裡,最後演講效果特別好,還是靠她自己的。今天我在旁邊看了採訪,亞萍姐真是媒體人喜歡的嘉賓,表達的好,又會講故事,這期節目一定很好看。」後來我們更相互留了聯繫方式。

生活中,我們會在這種場合認識一些新朋友,朋友之間相互介紹,朋友的朋友就變成了自己的合作夥伴,為彼此提供更多的機會。職場上會談時,談到彼此都認識的權威人士,如何利用這些人為自己背書呢?主要有以下兩個策略,一、行業權威打前站,二、個人能力是關鍵。

每個行業都有知名人士,這些人的社會地位、擁有的職業話語權無形中會帶來很多機會。在播音主持一行從教近二十年來,我教出來很多優秀的學生,很多人踏上工作職位或者得到一些工作機會,也是來自我提供的機會。

一檔地方電視臺的新聞訪談節目在北京製作,在網站上公開招聘主持人,面試時,我的一位學生巧妙利用我為自己背書,最後得到了這個工作機會。學生面試後跟我說,「宋老師,幸虧面試的時候提到了你,我才有試鏡機會,最終得到了這個機會。」

面試的時候,學生是這麼說的:「各位好,我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

院,師從宋曉陽老師,她推薦我去電臺實習,我最後留在了電臺。自從進入媒體業以後,每年兩會(指全國政協、人大)以及重特大事件的新聞報導我都有參與,主要負責前期採訪、新聞播報以及新聞評論的工作。這是我的作品,你們可以參考一下。」

後來這個節目的製片打電話給我,感謝我培養了這麼優秀的學生。製片說:「這位主持人雖然說是您的學生,我們也很瞭解您,知道您治學嚴謹,但根據節目的需要,我們也要審核面試者的能力,他拿出自己報導的作品,我們幾個面試官都覺得不錯,就讓他來試鏡,果然很優秀。」

通過這個故事,我想表達的是,我們在利用權威人士為自己背書的同時,還需要展現自己的個人實力。如果我的學生只想著利用我來為他背書,而他自己沒有優秀的業務能力,顯然也是不行的。

無論是職場上,還是生活中,自我背書最忌諱的是誇大其詞、自相矛盾。前幾天我跟一位出版社老闆見面,對方希望我在他們社裡出書。為了證明自己的出版社能力很強,這位老闆說:「我們社裡的資源很多,現在直播帶貨這麼流行,我們會找最好的帶貨人幫你賣書,現在最火的帶貨主播○○○,我們很熟,上週在她的直播間,我們一本書賣了三萬冊呢。」過了一會兒,聊起現在的銷售方式,這位老闆又說:「現在都在直播間帶貨,那些主播壓的價格特別低,賣得越多我們越賠。現在出版業真是不好幹呀!」

你是不是聽出來這位老闆自我背書中出現的問題了?與事實不符的話,不但達不到

宣傳的目的,反而會造成周圍人對你能力的質疑。

根據以下三點,可以判斷一個人是否誇大其詞:

‧借他人大旗,為自己助力:依常識來判斷,只要是東西好,帶貨主播都會帶的。這位老闆太想利用有知名度的帶貨主播為自己站臺,顯得底氣不足。

‧利用資訊差對缺少行業知識的人進行轟炸:一場直播賣了三萬冊,這位老闆想利用數字來說服人,但是這數字有點太誇張了,這就是誇大其詞的一個信號。

‧說話不老實的人,最容易前後矛盾:這種人往往喜歡誇大其詞,但因為是謊話,在表達的時候,難以做到嚴絲合縫、不露馬腳。

《關於作者》宋曉陽

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教授、專業知識公號「曉陽特訓營」創始人、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新聞評論員、原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新聞觀察員、喜馬拉雅線上課程《如何成為職場表達高手》主講人、樊登讀書APP線上課程《宋曉陽職場溝通課——贏在職場》、《表達能力全方位提升實戰課》主講人。
 


※本文由 采實文化 授權勿任意轉載,原文《一聽就懂的邏輯表達力:從面試、開會、簡報到人脈經營,26堂全方位職場說話課》

上一篇: 面試第一關「自我介紹」就搞砸?四種面試常見地雷,讓你不再重蹈覆轍!|應徵技巧分享 下一篇: 如何從零開始到數據分析師?過來人揭跨領域轉職三大步驟|面試經驗分享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面試經驗談 / 各行各業面試全攻略!

分享各行各業的面試技巧與準備心法,從履歷撰寫到面試應答一手掌握!也記錄進入職場後的甘苦點滴,無論是升遷瓶頸、人際相處,還是轉職迷惘,都陪你一起思考下一步。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