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前先認清職涯方向 3個步驟找出職場價值
每月定期檢視工作狀況,透過「追蹤」、「反思」及「調整」 3 步驟,可以更清楚自己的職業價值、優勢與需求,進而做出更好的決策。持續累積這些反思,將讓你更具職場競爭力,創造更多機會。


文章目錄



就跟每個月的理財回顧一樣,工作也應該要每個月反思回顧一次。透過反思,你可以找出自己的行為模式,並做出必要的改變,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
如果你有持續記錄工作職責與加分題的話,職涯反思的力量就會更加強大。可以運用這些資訊來思考是否真心喜歡這份工作、是否少了什麼、你喜愛且想深入探索的是什麼、不喜歡做什麼。
持續累積下來,就能發現在工作上,對你來說重要和不重要的是什麼,而這會幫助你做出更好、更妥善的決定。
記得,每月回顧有 3 個步驟:追蹤、反思以及調整。
1. 追蹤:定時記錄成就,為履歷加值
職涯成長的一大因素,是讓公司看見你的成就。表現優秀是一回事,能清楚解釋自己做了什麼、自己的貢獻是什麼,則是另外一回事,而這個能力可以打開許多機會之門,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是沒有辦法得到這些機會的。
要找到並記錄自己的成就,定時追蹤是一個好方法。請在週末或月底自我反思的時候寫下這段時間在工作上的所有成就,多大多小都可以,如完成專案、主持會議或帶新人等。
這個紀錄非常珍貴,而且會給你的職涯帶來很多好處,如績效考核時支援你、為你的履歷增色、面試時證明你的能力與價值。
雖然工作可能已經很忙了,你想到要把這些步驟加入日常工作中,就覺得很困難,但不要低估了這些步驟帶來的影響。我們很容易就因為忙碌或疲憊而陷入自滿的循環,但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自滿的情緒,最終受困在自己痛恨的工作死胡同裡。
請勇敢地與眾不同。你的成功和生活是你的選擇。你想不想選擇成功呢?
2. 反思:檢視工作收穫
工作時,你用自己的價值、技能和時間來換取金錢,所以大多數人都覺得工作就是去賺錢的,但你拿到的薪水並不是工作上唯一一件重要的事。
工作主要會有兩種收穫:「學到什麼」以及「賺到什麼」。兩者不一定分很開,但有時兩者的確是分得很清楚。在職涯的不同階段,哪種收穫比較重要會不斷變動,但是哪一個才是最重要,則是完全取決於你。
首先,我們先來定義兩個名詞「學習」和「報酬」:
學習
職場上所能學到的事物遠比職責說明上寫的還要多,包括日常工作、建立專業人脈的能力、接受指導的能力、技能是否受到磨練、是否發展新的技能、工作是否有挑戰性、是否有得到更多發揮和成長機會等。
報酬
這個定義比較淺顯易懂,工作報酬指的就是你的待遇,但這個待遇不只是薪水,還可以包含股權、獎金、401(k) 等比提撥、健保給付和學習補助等。
現在你知道兩者的定義了,那又要如何才能知道,現在的自己重視學習還是報酬,找工作時應該考慮這些嗎?以下幾個問題提供你思考的方向:
- 我想學到什麼?
- 這個工作有學習的機會嗎?
- 這個工作有資源或補助可以讓我學習嗎?
- 我想要多少薪水?
- 這個工作能給我期待的薪資嗎?
- 這個工作給我的經驗能讓我以後賺更多嗎?
3. 調整:思考轉職時機
你的回答可以幫助自己找到適合的工作。如果你現在的工作學不到東西,也賺不到想要的錢,那現在絕對是另尋出路的時機。
本文摘錄自:《不漏財的雪球管錢術》,作者: 蜜凱拉・阿羅卡,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