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總是猶豫不決、判斷錯誤?學會這 6 個步驟做出好決定

總是猶豫不決、判斷錯誤?學會這 6 個步驟做出好決定

為什麼有些人總能做出好決定,而你卻常猶豫不決、甚至害怕選擇?本文拆解做判斷的 6 大要素,幫助你在複雜情境下做出清晰而可執行的決定。

總是猶豫不決、判斷錯誤?學會這 6 個步驟做出好決定
share
share

如果判斷指的是綜合相關知識、經驗以及個人特質,以做出決定或形成意見,那實際上又是什麼意思?我們需要一個框架,簡要說明需要考量的幾項重點,以及要做到的方法。這類架構能提供指引與方法,找到最有機會成功的方式。

可以的話,使用框架代表我們能告訴別人我們採取合適的步驟做判斷,符合法規或法律上的要求,也能幫助我們及同事吸取成功及失敗的經驗。

本文將判斷拆解成 6 個主要要素,讓我們依序快速地看看這每一個元素。

 

1. 知識與經驗

我們會用相關知識與經驗進行判斷,請注意「相關」一詞。我們可能知道很多事情、有很多經驗,但對判斷力來說,重要的是和要做出的選擇有關的知識與經驗。所以判斷力永遠和情境有關,今天正確的判斷,隨著事情的演變,到了明天可能是錯的。

 

2. 覺察

我們不只透過看到和聽到的事物覺察,也會透過對於情境及人的看法來覺察。有些人對此很擅長,他們能做到認真傾聽、解讀文件、「閱讀空氣」察言觀色或解讀肢體語言。有些人則無法發現這些訊號。若要運用判斷力,需要注意發生了什麼事情。

 

3. 信任

我們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因此,我們尋求建議的對象,尤其是那些我們信任、願意向他們求助的人,都會在我們的判斷品質上扮演重要角色。一般而言,信任會隨著時間累積而建立,所以我們更容易信任那些熟悉的人。但這樣的人並不總是隨時在身邊可以請教。

同樣地,對於數據和資訊的來源,尤其是那些新的資訊,我們往往也不確定能信任到什麼程度。所以,選擇資訊來源是判斷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4. 感受與信念

我們的感受和信念,包括個人價值觀、情緒和偏見都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如果我們在某個組織工作,組織的價值觀也會影響我們所做的判斷。感受和信念會像濾鏡一樣,影響我們的判斷。

在做判斷時,重點不是試圖忽視或排除感受和信念,這不太可能做到,甚至在涉及價值觀的情況下,也可能不想這樣做。但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察覺到自己的感受和信念,當它們變成偏見妨礙判斷時,懂得減少其干擾。

 

5. 選擇

到某個階段,我們會把各種選項都搜集起來,做出決定或形成意見。決定常常是在有意識的情況下做成,很正式,或許還會透過團體參與;但意見往往不被察覺,是非正式且個人的。很多選擇已成為慣例,不太需要判斷。可是那些複雜、不確定、不熟悉或具有風險的重要選擇,通常需要許多判斷。

 

6. 執行

理論上聽起來很好、但實際上無法執行的選擇,並不是一個好的判斷。需要做出的決定是能被執行的決定。這和意見形成對比,我們不需要檢查意見是否能被執行,因為意見的形成不涉及行動。

好的判斷力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透過框架與練習養成。當我們能結合以上 6 大要素,就能提升判斷力,在多變的情境中做出可執行、可承擔並且優於他人的選擇。

 

本文摘錄自:《高效判斷的框架》,作者:安德魯.黎可曼,天下雜誌出版

 

上一篇: 新創公司該怎麼選擇合適的員工呢?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天下雜誌 / 閱讀,讓改變看得見

傳遞台灣企業的故事與經營管理的智慧,有深度的紀錄台灣社會的重要人物、經驗與價值。持續提升台灣讀者視野的廣度與思考的深度。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