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只會叫你自己想辦法?好主管必讀:建立團隊信賴的4大領導力

只會叫你自己想辦法?好主管必讀:建立團隊信賴的4大領導力

主管與部屬間的信賴感是高效團隊基石。本文對比傳統「無為而治」與教練型主管,強調主動關懷能激勵部屬。成功領導者需具備誠信品格、公正處事,並能身先士卒,建立安全與信賴,才是團隊達成目標的關鍵。

只會叫你自己想辦法?好主管必讀:建立團隊信賴的4大領導力
share
share

我們了解良好人際關係在溝通時的重要性,而良好關係的基礎,是建立在主管與部屬之間的安全感及彼此的信賴上。

而主管在日常工作中所呈現,包括「言語的表達、正確的行為、良好的品格、榜樣的建立」,都將影響部屬對主管的觀感以及關係的好壞。

如果你已經是位主管,可以檢視一下自己的領導風格,是否能受到部屬的信賴?如果你是位部屬,也可以看看您現在的主管或老闆,平常呈現的是哪一種領導模式?適不適合目前的職場環境?

 

正向的言語表達

你是不是一位這樣的主管:經常給予部屬讚美、鼓勵、安慰,並懷抱同理心,願意傾聽,有耐心,還是常常心直口快、言辭直白、不留情面,情緒容易失控?

我的一位學員就深刻記得,他說,在他公司有一位主管,在組織領導上非常熱心,每次在他工作上遇到挫折時,就會給他鼓勵;在他信心不足時,就會為他加油打氣;當他達到目標時,這位主管就會在會議上公開讚揚他的負責和認真、積極和努力。

這位主管讓他對工作更加熱情,工作效能變得更好。

而過去管理型的主管,往往覺得自己的問題就應該自己解決,常常把這樣的話掛在嘴邊:「想當年誰教我們啊,我們還不是自己想辦法處理?」或許他們不會拒絕給部屬提供建議,或拒絕部屬的詢問,但這樣的言辭,往往讓部屬聽而生厭,望而生畏。這如何讓部屬產生安全及信賴的感覺呢?

 

主動的關懷行為

現代教練型的主管,在發現部屬在工作上或生活上的需要時,會主動關懷並予以協助,這讓部屬感受到自己被支持,而有更大的力量勇於向前。

有些主管則是覺得,自己的問題就應該自己去解決,要把吃苦當成吃補,「想當年誰教我們啊?我們還不是自己想辦法處理,才能坐到今天主管的位子。」

這讓我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在剛踏入社會時,自信心及專業能力都不足,工作上遇到的許多問題,想發問又沒有勇氣,遇到很棘手的客戶也不知如何溝通,因此每天的情緒都受到一些影響。

而我的主管卻是一位無為而治的主管,完全放手讓我們自己摸索,每次問他問題,他就會說:「做久你就知道了。」要不然就說:「客戶就是這樣,你只要堅持不放棄,就會成功了。」

讓當時年輕的我感覺到真的很無助,也無法從主管身上學到寶貴的功課與經驗。

另外,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主管,是我出社會後的第二份工作。他會走動管理,主動關心大家的狀況,只要發現我們有任何需要,都會適時地提供我一些資源和方法,讓我們覺得自己不孤單,有支持的力量可以面對工作中的逆境。這也讓我們整個團隊更能信賴他,接受他的領導。

目前的你,是較為主動關心部屬的需要,引導部屬思考或給予協助,還是覺得自己的問題、自己要想辦法克服?

當主管能用正向的言語來關懷部屬、激勵部屬,不僅可以讓彼此間的關係變得更好,也可以讓這個團隊更有向心力。

 

誠信公正的品格

品格是領導者與員工建立信賴關係的基石,也是核心文化是否能落實於公司的重要關鍵。

做為主管可以檢視一下自己,或者反觀你的老闆:是為人誠信正直、公正公平、對部屬有愛、有責任心,還是會爭功諉過、驕傲自大、喜歡道人長短、愛說八卦?

如果你主管的品格道德值得信任,做部屬的何其有幸,因為他也可以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如果你主管不是如此,那麼不妨作為我們的借鏡,提醒我們不要成為這樣的領導者。

三年前我曾在一家科技公司輔導過一個部門,因為這部門的離職率有五成,非常高。離職面談時,離職者提出的主要原因,大部分都和這部門的主管有關,員工覺得主管做事不公平,做人誠信也有問題;答應的事情,經常忘記,提醒他,主管甚至會強勢的回應:「我從沒講過這種話!」對於他不喜歡的人就刻意打壓,背後還喜歡道人長短,讓整個團隊彼此猜忌,完全沒有信賴感。

做為主管,如果在品格上有這些問題,勢必難以讓部屬信服你,也無法接受你的領導。人們心中都有一把尺,當主管擁有信守承諾、處事公正、勇於承擔責任的良好品格,部屬當然信賴你,跟著你的步伐走。

 

身先士卒的榜樣建立

我們這樣定義,榜樣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內在的態度,一個是外在的行動。

請你花 10 秒仔細想想:在態度上,你會經常保持正面思考、樂觀進取,對目標堅持不放棄,還是經常負面思考、抱怨連連,和部屬一起罵公司?在行動上,對於目標的達成你會帶頭衝鋒陷陣,以身作則, 陪伴前行,還是只會冷眼旁觀,靜默不語,頂多說一句:「沒問題∼你行的!」

記得有次在企業做輔導課程時,有位員工告訴我,他的主管每次在公司有專案任務要執行時,自己就會帶頭指責公司,認為公司的政策錯誤、步驟錯誤、目標錯誤,然後大罵老闆不公平,接下來也不主動協助他們,只會觀望,看部屬們做得如何。結果若是部門達成目標,他就會說自己的領導統御是如何英明;但若是部門沒達成要求,他就推卸責任,怪罪團隊不夠努力。

從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知道,當一位主管爭功諉過,立下壞的榜樣,又如何要求部屬跟你同心協力?在這樣的團隊裡,當然只有跟主管沆瀣一氣的部屬,才能生存,那麼這種團隊,又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我們仔細想想,當你站在主管的位子,應該在你的團隊裡面建立什麼榜樣?這會帶給屬下什麼樣的感受?給團隊帶來什麼樣的工作氛圍?而當你是位部屬,你又希望主管能建立什麼樣的榜樣,才會得到你的信任。

所以,主管及部屬間,必須先有安全感及信賴感,這樣才能建立起良好的關係,進而能夠充分溝通及輔導,共同解決問題,完成工作上的目標。

 

本文摘錄自:《帶人的技術:百大企業御用教練陳煥庭教你透過傾聽、引導、同理心與NLP技術,讓你成為傑出的教練式主管!》,作者: 陳煥庭,布克文化

 

上一篇: 三種職業心態:追求金錢、成長與自我實現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布克文化 / book讓我們更靠近。

成立於 2003 年,為城邦出版集團旗下出版社。出版範圍涵蓋旅遊、財經、健康、瘦身、食譜、學習、電影、圖文、戲劇、等相關出版品。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