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專案越管越混亂?用系統思維破解專案管理

專案越管越混亂?用系統思維破解專案管理

專案管理其實就是「系統管理」的應用,專案像個呼吸系統,由不同成員組成並緊密互動。若專案經理只追求「如期、如質、如預算」的表象,往往陷入治標不治本的惡性循環。唯有運用系統思維,才能真正化解專案難題。

專案越管越混亂?用系統思維破解專案管理
share
share

專案管理源自「系統管理」的概念,專案管理被視為是系統管理的應用。可見專案的本質是系統,管專案,其實就是管系統。

 

什麼是系統?

「呼吸系統」就是解讀系統的最佳案例。呼吸系統是:「在一段時間內,藉由身體中相關連的器官,彼此進行因果互動, 才能順利完成通氣和換氣的呼吸功能。」

我們把這段話跟「專案」的定義連在一起比較:「在有限的時間,透過一群人共同合作,創造出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來解決重要的問題,或者是做到使命必達。」

呼吸系統是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而專案也是在「有限時間內」進行;呼吸系統是藉由「身體內相關連的器官, 彼此進行因果互動」來運作,而專案是藉由「一群人共同合作」來運作;呼吸系統要完成「通氣和換氣的呼吸功能」,而專案則是要完成「解決重要的問題,或做到使命必達」。

有沒有發覺,這兩者簡直就像是雙胞胎?

 

以「系統」綜觀專案管理

系統就是藉由「組成元素」(如鼻子、咽喉和肺等器官) 彼此之間的緊密連動,以達成整體的功能或目的(呼吸);而專案則是藉由具備各種技能與專長的成員組成團隊,每一位專案成員就像是一種器官,需要一位專案經理驅使各個「組成元素」彼此互動、共同合作。

所以,專案經理首先要分派誰適合當鼻子、誰適合當咽喉、誰適合當肺……接著想辦法讓成員互動,達到共同合作的境界,才能「如期」、「如質」、「如預算」地完成專案的交付標的(獨特的產品、服務或成果),讓專案贊助者可以使 用交付標的來解決重要問題或順利達標。

另一方面,當呼吸功能發生問題時,我們也不會只關心鼻、咽喉或肺等單一器官,而是會去想:喉嚨裡有痰,這是喉嚨造成的嗎?還是鼻涕倒流所致?如果是喉嚨的問題,解決策略是吃喉糖或喝水來紓解;然而吃了喉糖、喝了水,喉嚨卻仍然有痰,而且還因為喉嚨不舒服而想咳嗽,咳久了,肺又受到影響……這就是系統「牽一髮動全身」,以及「見山非山」的特性。

然而,「牽一髮動全身」與「見山非山」的問題,在專案管理經常發生。最明顯的就是專案經理在管理專案時,很容易把「如期」、「如質」、「如預算」當作獨立目標來追求,而陷入「治標不治本」的錯誤:

進度出問題而無法「如期」時,就直接加班;品質不良而無法「如質」時,就重作;成本超支而無法「如預算」時,就設計變更。

這種「見山就是山」的管理行為,就是專案陷入「治標 不治本」惡性循環的開始。

 

換個系統腦,別怕想太多

時間、品質、成本就類似於器官,彼此之間互相連動,如果為了解決「如期」的問題,以致過度加班,有可能發生成員因疲勞而容易做錯,造成品質不良的現象而無法「如質」;還有,加班要發放加班費,重作也是要花成本的,這些都會侵蝕專案的利潤,讓專案後續進行無法「如預算」。

這種會互相影響的因果關係,就是系統的必然性。當專案經理沒有把專案當成系統,或是在解決專案管理相關問題時,忽略了前述「牽一髮動全身」與「見山非山」的特性,很容易會想出火上澆油的對策,衍生出後遺症或反效果。

可是,面對問題時要能「見山非山」、分析問題時要仔細考慮「牽一髮將會如何動全身」,恰恰不是我們台灣人思考問題的DNA,有時候反而會被冠上「想太多」、「腦迴路太複雜」的大帽子。難怪專案對很多人來說,是越管越難管,問題越管越多。

無論你現在管的是3人小專案,還是跨國大專案,唯有換個系統腦,開始進行系統思考,才能徹底擺脫專案難管的困境。

 

本文摘錄自:《一頁紙做兩倍事,高效專案工作法》,作者:楊朝仲,天下雜誌出版

上一篇: 新手主管生存指南:四步驟助你快速上手與化解團隊混亂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天下雜誌 / 閱讀,讓改變看得見

傳遞台灣企業的故事與經營管理的智慧,有深度的紀錄台灣社會的重要人物、經驗與價值。持續提升台灣讀者視野的廣度與思考的深度。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