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協商攻略 掌握4大重點為自己爭取理想年薪
聽到「薪資協商」你會產生什麼念頭?如果是你坐下來談薪水,你會怎麼做?不想只是被通知薪水待遇,不妨試試作者提供的4大關鍵策略,替自己爭取最佳薪酬吧!


文章目錄



聽到「年薪協商」你會產生什麼念頭?如果你經常換工作,或是公司的氛圍可以自由討論年薪相關的話題,那麼你對這個詞彙應該不會太過陌生。然而,目前為止對許多人來說,或許年薪協商這個詞彙仍只有在職業運動選手的新聞中才會看到。因此,才經常有人自嘲:「表面上說是年薪協商,實際上只是通知一下而已。」
雖然年薪協商是在討論自己勞動代價的重要大事,但大部分的人只將它當成一個很彆扭的過程。有的人覺得要講別人不愛聽的話,心裡不太舒服;有的人害怕被人當成見錢眼開的貪心鬼;有的人覺得跟自己的能力相比,提出要求有點不自量力,因此而猶豫不已;也有的人擔心協商不僅會造成雇主的不愉快,還會害自己受到損害。
薪資協商重點1:了解自身績效價值
面對面談錢,本來就是一件難事。
如果說年薪是對績效的報償,首先你要清楚自己的績效到達哪一個水準。如果連你都不瞭解自己的價值,即使收到很好的提議,也可能感到不公平;反之,如果收到被低估的提議,也可能隨便就接受了。
完成重要專案的經驗、作品集、證照、同事的評價、自己的能力在相關領域中具備什麼特殊性和差異化的優勢,如果事先仔細思考並整理好相關資料,那麼這些都會成為你在談判桌上強而有力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這些資料會讓你的協商對象認為應該要給你更高的年薪,並且在說服上級主管時,發揮有效的作用。因為跟你協商的人,通常都沒有直接的決定權。
因此,能搜集到越多資訊越好。業界的供需現況如何、類似領域和經歷的人普遍年薪水準如何、欲入職的公司工作環境如何、該公司的職員待遇如何⋯⋯要充分運用自己的資訊搜集能力和人脈來搜集資料。
薪資協商重點2:釐清想要的是什麼
掌握到自己的價值,並且搜集了相關資訊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釐清思緒,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如果沒有弄清楚自己的想法,就會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只是跟著周遭的人盲目地前進,事後很可能會感到後悔。
假設你目前任職的公司很看重權威,工作氣氛緊繃、工時很長,為此你已經感到倦怠,決定要離職,年薪之外的要素才是你決定換工作的理由。
但如果你沒有仔細思考過這點,就很容易在朋友勸你趁機提高年薪,以免之後被人當軟柿子捏的時候,在內心產生衝突。最終你可能會單純因為年薪給得比較高,就選擇一個條件比原本的公司還惡劣的新公司。為了阻止這樣的不幸發生,你必須先明確地定出自己人生中的優先順位。
在談論如何做好年薪協商的時候,突然提到不要因為錢而放棄其他的要素,或許會有人感到驚訝。錢固然很重要,但對某些人來說,其他的要素可能也跟錢一樣重要。就職公司的氣氛、人際間的關係、工作的種類、成長的可能性、自由時間的運用⋯⋯各種要素都充分考慮過後,再重新檢視自己的想法吧!
薪資協商重點3:預先想好替代方案
與對方的協商破裂時,能採取的最佳替代方案就是 BATNA ( Best Alternative To Negotiated Agreement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不錯的計劃 B 。確認自己是否有 BATNA ,是在協商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當然,並非每個人都能有一個理想的 BATNA 。不過,如果你已經有 BATNA ,卻沒有事先想到,那將會非常可惜。
例如:你明明不是非這間公司不可,卻錯以為自己一定要上這間公司。這種心理會導致人變得過度迫切,以至於沒辦法提出自己本來應該提出的合理要求。
這時候,如果有充分完成前述的準備過程,很可能會發現自己擁有的 BATNA 比預期得更多。「原來除了這個領域,我也可以到另一個領域工作!」「原來只要能滿足這個條件,其他的部分對我來說都不太重要,那麼選擇就變寬了誒!」
這麼做不是為了在協商時直接和協商對象對嗆:「除了這裡我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你只要確信,即使這次協商破裂,你還有其他的替代方案就可以了。這麼一來,你就能用非常從容的態度提出要求,並且爭取到你想要的。
薪資協商重點4:善用錨定效應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是指在我們做出某個判斷的時候,會受到最一開始得知的基準點的影響,經常被運用在行銷和協商領域。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看到一則廣告,上面寫著定價韓幣 6 萬元的T恤今天特價只賣 3 萬元,我們的內心大概已經萌生要購買那件T恤的念頭了。(竟然能用半價買到價值韓幣 6 萬元的東西!)
瞭解到錨定效應的力量後,現在大概會想:「那我要先喊出一個心裡期望的高年薪來搶占先機嗎?」然而,在年薪協商時,先提出標準的策略也會有缺點。因為先提出金額的那方等於亮出了所有的底牌,所以也有可能變得比較不利。既不能這樣,也不能那樣,究竟該怎麼做才好?建議從兩個不同的方向來思考。
先提出期望待遇時:給予合理範圍內的最高金額
在必須先提出期望年薪的狀況下,要以事先搜集到的資訊為基礎,提出一個不脫離合理範圍的適當金額。提出高的誇張的金額,反而讓自己陷入不利的狀況,又或是引起對方負面的情緒反應。記住了!要提出在合理範圍內最高的金額!
當你掌握到一定的方向後,提出的數字越具體越好。美國有一項研究指出,在協商物品的價格時,提出的數字越具體,取得的結果越理想。例如:提出 5115 美元這樣具體的數字時,比提出 5000 美元更容易取得好的協商結果。
因為提出的金額越具體,就越顯得你對該事物價值的瞭解,所以更能發揮錨定效應的作用。
先收到薪水範圍時:勇敢提出新標準
相反的,在先收到年薪提議的狀況下,務必記得錨定效應具備的力量,並且注意別太被那個力量影響。
如果是普通的公司,應該會像這樣開場:「根據公司內部的標準,年薪的上限是根據經驗和職級來擬定的,而且其他員工的薪資也都遵循相同標準支付。」
大部分的人在這種狀況下,都會受到錨定效應的強烈影響而被限制住了。不過,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可不能就這樣退讓。用你之前搜集的資訊,擬定一個全新的標準吧!
對於公司提議的標準,你沒必要太過興奮,也沒必要提早放棄。如果你希望現在的年薪可以再提高一定的比例,那麼就在合理的範圍內提出要求,或是根據業界普遍的年薪水準,結合自身的經歷來計算薪資,從而創造出一個新的標準,並提出具體的金額。
總之,希望你這次坐上談判桌時,不再是被通知,而是能進行真正的協商。
本文摘錄自:《上班路上心理學》,作者:潘有花,大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