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職人觀點>葉毓君:「砍掉重練」從記者轉職企業永續長,發展職涯新思維

葉毓君:「砍掉重練」從記者轉職企業永續長,發展職涯新思維

前資深媒體人葉毓君分享從記者轉職台泥企業永續長的歷程。瞭解她在職涯轉型中的心態調適、跨領域挑戰,以及對企業永續發展趨勢與人才需求的深刻洞察,幫助您規劃永續職涯。

葉毓君:「砍掉重練」從記者轉職企業永續長,發展職涯新思維
share
share

在快速變遷的職場中,越來越多人思考職涯轉型的可能性。然而,能夠真正跨足新領域並站穩腳步的人並不多。前資深媒體人、現任台泥永續長 葉毓君,就是其中的典範。她從新聞產業毅然「砍掉重練」,成功轉戰企業永續發展領域,這段歷程不僅是個人挑戰,更展現了未來職涯的新思維。 

轉職初期的心態衝擊–從媒體光環到真實自我 

面對光環消失的落差 

葉毓君在 30 多歲時開始反思:難道自己要一輩子待在媒體圈嗎?媒體所呈現的世界,真的就是全部嗎?這樣的疑問成為她轉職的起點。 她坦言,離開新聞圈半年後,能保持聯繫的同事只剩下一半,一年後更只剩三成。這讓她意識到,過去許多人欣賞的或許是「麥克風的影響力」,而不是真正的自己。 

心態調整的必修課 

從「充滿光環的產業」轉到「一般企業」,她必須學會在沒有聚光燈的情況下展現實力。這段過程不只是工作內容的轉換,更是心態上的重大挑戰與成長。 

跨足企業永續的廣闊知識領域與人才需求 

永續工作的挑戰 

在比較媒體與企業的過程中,葉毓君小姐深刻體會到兩者的差異。媒體產業雖然營收規模有限,但卻擁有極大的社會影響力,能夠在第一時間影響輿論與公共議題。然而轉戰企業永續後,她面對的是規模更龐大、結構更複雜的環境。 

以台泥為例,公司橫跨 13 種以上不同的產業,每一個領域都有專屬的專業知識與需要面對的利害關係人,這意味著她必須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不斷學習並快速吸收新知,才能應對多變且廣泛的永續挑戰。 

企業永續人才的3個新趨勢 

  1. 多元人才需求:不僅是理工科背景,文、法、商、農等各類專業都能在永續領域發揮價值。 
  2. 專業能力範疇廣:永續長需要同時具備國際視野、策略制定、跨部門整合與對外溝通能力。 
  3. 持續學習的重要性:面對快速變動的政策與趨勢,她必須透過閱讀與進修不斷精進。 

轉職跨領域的心態調整與成長策略 

葉毓君強調,這段重新調整的過程,反而成為自己未來職涯成長的養分。在推動永續專案的過程中,不論身處企業、NGO 或政府部門,都需要與不同專業背景的團隊協作,並與多元的利害關係人建立共識。因此,跨領域整合與溝通能力,成為永續職涯中不可或缺的關鍵。 

同時面對正處於轉職階段的中年工作者,心態上的調整格外重要。葉毓君提醒道:年齡不該成為阻礙職涯發展的框架,有時候必須先「蹲下」累積新領域的經驗,但憑藉過往的專業基礎與職場歷練,往往能比新人更快適應。 

葉毓君給職涯探索者的三大提醒 

  1. 審視自身連結:思考自己的專業與永續議題之間的交集。 
  2. 聚焦核心議題:持續關注 ESG(環境、社會、治理)相關政策與國際趨勢。 
  3. 提升溝通能力:不要只是默默工作,永續推動需要跨領域整合與積極溝通。 

勇於轉型,擁抱企業永續新未來 

葉毓君小姐的職涯轉型故事,不僅是一個個人成長的見證,更深刻揭示了當代職場的變革趨勢。在快速變遷的時代,勇於「砍掉重練」、持續學習、調整心態並培養跨領域整合溝通能力,將是我們在職涯道路上持續前進的關鍵,尤其在日益重要的企業永續發展領域。

在人才短缺的就業市場中,經營雇主品牌成為網羅優秀人才的關鍵策略。想被媒體專訪提升企業曝光,卻不知從何開始嗎?「職點」提供免費專訪機會,深入挖掘各行各業的職人故事,展現企業文化與職場風貌,打造獨特品牌形象;同時結合職缺連結,提升曝光與招募效益,為企業導入潛在人才。立即預約職點專訪:reich@staff.1111.com.tw,讓求職者認識你吧!


 

上一篇: 丫頭從藝人到億萬老闆!揭密微創業成功心法與電致富之路 下一篇: 職場新鮮人如何培養職能?企業家劉宥彤教戰3門生存之道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aka VK / 「酒精或許是敵人,但聖經說要愛你的敵人。」

土生土長的台北臭臉女生。30後從八隻腳多愁善感的巨蟹,蛻變成六隻腳享受自我沉溺的天蠍。下筆前如果能喝上個兩杯,書寫兩倍速的或然率會大大提升。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