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職稱職等懶人包:職位階級要這樣看!
職位都是經理,為何別人的薪水就是比較多?其實稱呼都只是對外的表象,真正影響薪酬和升遷的關鍵,是該職位在公司裡的「等級」!本文整理出求職者一定要知道的職位基本觀念,正確了解應徵內容,發掘最適合你的工作!


文章目錄



不管是新鮮人或是轉職者,在求職階段打開琳瑯滿目的職缺列表時,面對公司五花八門的職缺,你是否會對這些名詞充滿疑問:職位?職稱?職等?代表什麼意思?有什麼差別?對你有什麼影響?就讓小編為你整理公司常見的職位觀念懶人包,看這篇文章一次搞懂!
職位?職稱?職等?
職位(position)
是指一個特定角色的具體技能、任務與責任,代表身處於組織中的哪一個「位置」,由歸屬部門與實際職務組成一個職位,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單位,也是找工作時最需要了解的重點,以便清楚掌握這份工作會在公司這張「地圖」中的哪一個座標。
職稱(title)
是指職務的名稱,一般會出現在企業名片上的標誌性稱呼,通常反映一個人在組織中的地位、資歷或稱號。職稱(title)與職位(position)有時候可能會有一些不同,這種差異主要來自於組織結構、文化和人力資源政策。總的來說,職位(position)著重於工作的實際職責和功能,而職稱(title)則是著重於組織中的地位和稱號。
職等(level)
是一套公司內部的等級系統,不同的企業內部會有不同的職等標準,影響對應職位(position)的績效、薪資與晉升等制度,相當於將職位(position)進行分級,建立不同的層次結構,目的是協助企業進行組織架構、人力資源管理、薪酬制度和升遷方面等規劃,而職稱(title)則是對應職等(level)的稱呼方式。
就算職稱相似,不同的公司也會有不同的職務內容,薪資、地位更會因職等體系不同而存在差異,比如職稱都是經理,在A公司的實質工作等同其他公司的主任,放在B公司卻是協理甚至分公司負責人的等級。因此,除了關注職稱,找工作時也要深入了解該公司的職位內容,才能準確的評估這份工作是否符合期望。
公司職位階級表
以下小編帶來了一版較為常見的公司職稱職等與簡單的介紹給大家參考,由於企業內部文化各有所不同,找工作時還是要以該公司的內部制度為主,來決定是否滿足自己的需求以及職涯發展喔!
職等 | 中文職稱 | 英文職稱 |
10 | 總經理 | President |
最高的管理者與負責人。 | ||
9 | 副總經理 | Vice President |
協助總經理規劃制定公司策略、監督執行與實施。 | ||
8 | 協理、處長 | Assistant Vice President、Director |
公司部門中的最高長官,協助總經理執行管理。 | ||
7 | 經理 | Manager |
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和行政事務的負責人。 | ||
6 | 副理 | Assistant Manager |
協助經理處理日常業務的副手。 | ||
5 | 襄理 | Junior Manager |
襄助經理、副理完成具體的管理工作。 | ||
4 | 主任 | Supervisor |
主管公司某一部門事務的負責人。 | ||
3 | 資深專員 | Senior Specialist |
可獨力完成負責的工作,或擔任主管副手。 | ||
2 | 職員、專員 | Staff、Specialist |
專門負責某一種工作的人。 | ||
1 | 助理 | Assistant |
從屬於其他職位的人,協助處理工作。 |
當公司規模成長到一定程度,就會衍生出更多的職位空缺,也誕生了「資深」、「副」為前輟的職稱做為全新的層級,例如:資深副總、資深協理、資深經理、副理、副主任等等,不過實際的薪資、分紅依然要看該公司的職等標準,並不是職稱越高、待遇就越好,只能說工作上的頭銜有虛有實,更需要細心辨別,以免錯失良機。
結語
光看職缺上的職稱,其實很難馬上了解這個職位的實際內容,有時候還可能會產生誤導,反而會錯過不錯的工作。職位的複雜性常常讓人感到困惑,看似簡單易懂的職稱,也容易讓求職者忘記關注內部更深入的職等體系。因此,應徵職位時不要被職稱迷惑,務必要深入了解該職位的職責以及公司本身的職等制度,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斷,積極爭取更好的職缺,祝大家都能順利找到理想的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