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薪狂飆!兼職當道?最低工資調漲後的真相
政府連年調漲最低工資,旨在改善勞工生活。然而,時薪與月薪調幅脫鉤,導致兼職工作吸引力大增,許多年輕人轉向兼職。雖然兼職工作提供彈性,但時數不穩定、福利不足、職涯發展受限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文章目錄
為解決台灣多年來的低薪現象,政府不斷調漲基本工資,希望能幫助勞工對抗通貨膨脹。根據最新出爐的最低工資審議結果,2025 年起,最低工資月薪調漲 4.08% ,來到2萬8590元,時薪則是調漲 3.8% 至 190 元。
雖然此次月薪調幅大於時薪,但近年時薪的累積調幅高達 52.5% ,而月薪總調幅僅 37.3% ,造成兩者脫鉤。有些看法認為,時薪調幅過高會降低勞工從事全職月薪工作的意願,甚至近來在社交媒體 Dcard 、 Threads 也出現網友討論「做時薪工作不就好了」?究竟,調漲基本工資後,會造成怎樣的衝擊?打工兼職真的比較好又賺得比較多嗎?
最低工資調漲後的3個影響
調漲最低工資看似有助於改善勞工生活,但如果未仔細考量企業的支付能力,實際上更會對民生經濟與勞動市場產生波動。
1. 物價上漲
按照過往經驗,當最低工資調漲後,隨之而來的企業必須調高售價,將人力成本轉嫁至商品以提升獲利,造成物價持續上揚。就有網友表示「最低工資月薪漲個1千元,生活開銷要多3、4千元,真的會氣死」。
2. 壓縮其他員工待遇或加薪機會
根據 1111 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薇表示,調漲最低工資政策下,最直接受惠的是領基本工資的勞工。然而,絕大多數的員工月薪都高於基本工資,因此不僅沒有受益,還得共同承擔通貨膨脹;甚至因為企業提高基本薪資後,影響獲利結構,進而壓縮其他員工待遇或加薪機會,直接導致勞工的支配所得減少。
3. 鼓勵兼職工作
在連續9年最低工資漲幅不一的情況下,造成時薪累積調幅與月薪脫鉤,勞動市場逐漸出現「正職月薪不如打工」的說法,變相鼓勵更多人從事兼職工作。 1111 人力銀行就有調查指出, Z 世代只做兼差而不做正職工作的比例,已經從 2023 年的 3% ,躍升到 2024年的 8.5% 。
兼職4大隱憂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有越來越多年輕人傾向以兼差取代正職,但同時也存在不少隱憂,不妨從以下面向思考:
1. 排班時數不穩定
時薪制的兼職工作,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工時彈性,但這也意味著工作時數不穩定。就有網友分享,遇到淡季空閒時,即使已排好班表,仍有可能被老闆砍班,以調整出勤人力,直接造成收入的不確定性。
其次,按照現制時薪 183 元計算,一個月排班須滿 150 小時,才能達到基本工資 2 萬7470 元。然而,事實上老闆只有缺人時段才會請兼職,一個月排班時數很難達到 150 小時;一旦兼職薪水高於基本工資,老闆當然選擇另開正職缺。因此,對於兼職人員,如果想維持穩定收入,很有可能必須同時身兼兩份打工,反倒失了時間的彈性。
2. 福利保障減少
相較於正職工作,兼差享有的福利減少很多,例如年終獎金、三節獎金、績效分紅、員工旅遊補助、健康檢查等常見的項目。這些福利不僅是對員工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種額外的經濟補貼,同時也能照顧員工健康,增進向心力,但大多數的兼職員工卻無法同等享有。
此外,遇到連假時,正職員工照常計算薪水,可是時薪制的員工只要沒上班就沒收入,保障相對縮水不少。
3. 職涯發展受限制
兼職工作通常以短期、臨時性為主,再加上流動率高,無論是教育訓練或員工培訓,一般企業對於兼職人員的投入都較少,也不願將重要工作交給兼職人員負責,導致發展空間相對受限。長期下來,既沒有年資,也難以累積一技之長,更不易獲得晉升的機會,最終可能導致職涯發展停滯不前。
況且,往後假使想轉正職,縱然有長期打工的經驗,但由於多是比較簡單的重複性工作,專業程度可能不被重視,或是讓雇主對求職者的穩定性抱有疑慮,無形中增加兼職人員轉換跑道的難度。
4. 心理壓力較大
時薪制的工作時數不穩定,以及不健全的福利保障,容易導致兼職人員產生經濟壓力。為了維持生計,兼職人員可能需要同時兼任多份工作,不只增加工作量,心理壓力也會隨之累積。此外,由於工作的不穩定性,兼職人員面臨隨時被解雇的潛在風險,這種不確定性容易導致心理上的不安。
最低工資調漲,是一把雙面刃。一方面,改善了低收入勞工的生活條件;另一方面,卻可能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在追求社會公平的同時,我們也應思考如何兼顧企業的營運成本,以及勞動市場的穩定性,以免影響年輕人就業傾向,造成產業缺工問題更加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