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打造好感人格品牌 4重點快速建立信任感

打造好感人格品牌 4重點快速建立信任感

信任是人際關係的基礎,也是人生立足的關鍵。本文探討如何以誠待人、降低交往風險、主動表達自我與適度麻煩他人,逐步建立穩固的人際信任圈。

打造好感人格品牌 4重點快速建立信任感
share
share

人類文明的建立和人際關係的形成,都基於彼此之間的信任,社會交往中,一旦一個人喪失了別人對他的信任,就很難立足於世。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愈來愈低,儘管接觸的人不斷增多,但心理距離卻逐步在拉大,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讓我們變得孤獨。

信任於你我而言是立身之本,取得信任是當代社會的通行證,因此我經常強調,如果把一個人看作一個品牌,你要努力讓每一個遇見你的人,都成為你口碑的傳播者。

 

1. 少說漂亮話,多做誠實事

很多人談起人際交往,就會想起那些能言善道、精明細膩的人,他們似乎在各種場合都顯得遊刃有餘。特別是在一些應酬或者娛樂活動中,一般不怎麼善於言談的人,往往羨慕這類人的能言善道,但是如果身邊有一些經驗老到的人就能看出來,會說話和會做事是兩碼事,愈是聰明的人,愈不會被漂亮的話騙了。

那種只會說話、做表面功夫的人,適合做一次性的買賣,拉不來回頭客,一旦多接觸幾回,大家也就看透了,很難取得信任。這些年來,我愈來愈能體會大道至簡的道理,與人交往的時候,不必搞那些花俏的表面功夫,重要的是待人以誠、簡單待人。長期交往看的是為人,不狡猾、不功利、與人無害,大家才能對你放鬆警惕。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那些自以為精明的人,覺得自己很會為人處事,但別人也都不傻,有時候看破不說破而已,真誠,是最高級的情商。

社會上真正優秀的精英,他們做事往往磊落果斷,與人合作時不兜圈子,提出自己的需要,問清對方的需求,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少說漂亮話,多做誠實事。也許在你看來他們不夠老練圓滑,甚至會吃虧,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種人才真正值得信任,才能獲得長線的回報。

 

2. 樹立口碑:降低交往中的風險

當你信任別人時,本身就帶有風險。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套風險評估機制,假如一個朋友向你借 1000 塊錢,這時你內心肯定需要評估一下你們之間的關係,對方的人品和經濟實力,假如借了錢沒有如約還錢,你對他的風險評估一定是大幅提升的,如果他最終都沒有把錢還給你,你會發誓再也不會借給他一毛錢。

我們想要在與人交往中樹立口碑,就得降低別人信任自己時帶來的風險,我們先來看看一些常見的引起信任危機的風險:

  • 借錢不還
    不到萬不得已,不要向別人借錢,也不要輕易借錢給別人。借錢是一項非常損耗關係的行為,如果借錢就得約定好歸還的時間,如果金額比較大,就主動要求對方寫借據,請對方按時歸還。
     
  • 在背後說別人壞話
    不要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那些壞話難保不會傳到他們的耳朵裡。你在向某人說別人壞話的時候,某人也會對你心存提防,因為他覺得你也有可能在背後這麼議論他,所以要管住自己的嘴,才能受人尊重。
     
  • 朋友需要幫助時未能援助
    當別人愈需要你、愈艱苦的時候,你伸出援助之手雪中送炭,這時信任就愈強烈。反之,朋友最需要你時,你卻選擇了逃避,這時他對你的印象會差到極點。
     
  • 出爾反爾,言行不一
    一直堅信某事物會按照一定的軌道運轉,如果有一天它偏離了,即使重新回到原來的軌道,但從此大家就變得沒那麼堅信不疑了。「人無信不立」,一次小的失信要花大量精力去彌補,切勿覺得無所謂。
     
  • 斤斤計較,占小便宜
    自作聰明的人往往心思縝密,計較的事情非常多,占了便宜就覺得自己聰明,吃了虧就惱怒。這種人看似聰明,其實吃了大虧,他因為占了小便宜而失去別人的信賴。
     
  • 能力有限,無法勝任
    社會有功利的一面,在與他人合作或者幫忙時,能力強的人在別人眼中是可靠的、值得信賴的,想要獲取信任,需要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實力,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
     
  • 別人的惡劣評價
    我們獲取的資訊,有很大一部分來自別人的評價,如果一個人的口碑好,身邊的人都誇獎他,那他一定有過人之處;如果身邊的人都貶低他,那他存在問題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別人的評判是有一定價值的,我們需要在別人的看法中,找出自己的缺點。

我們對人的評價並非在一朝一夕間形成,你在一次重大的事情上出現了失誤,也許並不會引起別人的不信任,真正改變他人態度的,是一點一滴的細節,我們可以在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中看出他的個性,所以不要以為不在大事上出錯,就能夠萬無一失了。

 

3. 自我告白:吐露內心裡的事

如果你想加快和對方建立親密關係,取得對方的信任,可以試著主動談自己的祕密。當你談起自己的祕密時,表示你沒有把對方當外人,這樣會迅速拉近彼此之間的心理距離,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自我告白」。

信任能夠讓人更真實地袒露自己,經常和身邊的朋友談談心裡話,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共同吐槽同一件事,也可以宣洩情緒或者吐露困境,這種看似自我暴露的行為,其實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近一步,因為我們需要彼此瞭解,需要看到你最堅強和最軟弱的一面。

而那些喜歡掩飾自我、不向任何人吐露心聲的人,人們永遠不會走進他的心裡,更談不上信任他,這樣一來,他會更加壓抑自己。別人信任的是那個真實的你,當你不斷地表達自我,得到了對方善意的回饋後,你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加樂於做真正的自己。

 

4. 適度麻煩:麻煩出來的好關係

如果想讓一個人喜歡你,就讓他幫你一個忙。富蘭克林說過,相對於那些被你幫助過的人,那些曾經幫助你的人,更願意再幫你一次。那些曾對你付出過的人,會更加珍惜他的付出,就像是你對一個人愈好,你就愈離不開他,你捨不得的可能不是他本身,而是捨不得自己付出的精力。

當你想要和一個人建立關係時,試著麻煩他一下,在他幫助你的同時,自己也會感覺到被人需要的自豪感。如果你總是怕麻煩別人,就很難結交到新的朋友,因為好的人脈是互相麻煩出來的。

列夫·托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裡寫道:「我們並不因為別人對我們的好而愛他們,而是因為自己對他們的好而愛他們。」

人性就是如此,一味地付出很難得到應有的回報,反而因為付出會更加喜歡對方。因此適度地麻煩別人,讓我們有了聯繫的藉口,也鞏固了雙方的關係,在彼此幫助中取得信任。

 

過濾信任對象

我們之所以會信任一個人,很大的原因就在於三觀相近,如果對方和我們有共同語言,並且在性格行為上也有著相似性,那麼雙方就更容易建立信任關係,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作家加繆說過:「我們很少信任比我們好的人,寧可避免與他們來往。相反的,我們常對與我們相似,和我們有著共同弱點的人吐露心聲。」

我認為在與他人建立信任關係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有人對你不信任,你無法改變對方的想法,不需要委屈自己的本心去迎合他人,畢竟用虛假的偽裝換來的,也只能是虛偽的信任。

總之,人生遇到可信之人十分可貴,信任讓我們在痛苦和孤獨的時刻有所慰藉,我們始終要成為一個可信之人。因為信任,你我不孤單。

 

本文摘錄自:《富蘭克林效應:沿用200多年,簡單又耐用的人際關係法則。》,作者: 陳允皓,布克文化

 

 

上一篇: 用駭客腦設定目標 成功直達職場高峰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布克文化 / book讓我們更靠近。

成立於 2003 年,為城邦出版集團旗下出版社。出版範圍涵蓋旅遊、財經、健康、瘦身、食譜、學習、電影、圖文、戲劇、等相關出版品。

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