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花園橋到特斯拉機器人 錯誤領導如何造成上億損失?
為什麼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總是失敗?從英國「花園橋」到特斯拉的人形機器人計畫,都因無視專業建議與基層需求而付出慘痛代價。當決策者一意孤行推動變革,不僅浪費了龐大資源,更扼殺了團隊的創造力。


文章目錄



在成為英國總理前,倫敦市長鮑里斯.強生( Boris Johnson )將「花園橋」視為他最偏愛的專案。如果能在大橋的人行道上散步,跨越泰晤士河,周遭還有超過 270 棵樹木和 2000 個灌木叢,不是挺美好的嗎?
錯誤決策導致浪費20.6億
事實上,2019 年倫敦交通局的調查揭露,強生這個美好的小夢想,浪費了數百萬英鎊的公款,這主要是因為他忽視了資深公務員對此提出的警告:「這樣的工程太過複雜。」
強生盲目地向前衝,而成本很快便愈堆愈高。倫敦市議會交通委員會主席卡羅琳.皮金( Caroline Pidgeon )對強生一意孤行的做法表示遺憾。她如此告訴《建築師期刊》:「任期的最後幾個小時,鮑里斯.強生急切地想要讓心愛的花園橋計畫通過,但市議會有許多顧慮。」這個計畫「極度愚蠢」。
2017 年 8 月 14 日,經過了充滿不確定性的幾個月,花園橋信託基金( The Garden Bridge Trust )放棄了整個計畫,但卻早已消耗納稅人 5,300 萬英鎊(約新台幣 20.6 億元)的稅金。這就是由上而下管理法,最血淋淋的失敗案例。
一意孤行忽略真正需求
每個蜂巢都有自己的女王,但女王知道自己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服務整個蜂群。在強生市長一意孤行地推動這個亂七八糟的計畫之前,實在應該仔細想想的。不同觀點的顧問組成的「偵查兵」應該能警告他,由於倫敦人不需要這個計畫,強硬推動的風險很高。充耳不聞、過度自負和缺乏謙遜,使他成為政治與經濟魯莽上行為的代言人。
你的變革字典裡還需要另一個詞:「需求」。有太多時候,領導者(特別是新接任者)會想要把組織變成自己理想的樣子。然而,當你產生這種渴望時,就應該停止它,然後觀察和傾聽。
停止強迫推動變革,觀察組織真正的需求,傾聽每個人的看法。野心固然能帶來成功,但少了蜂巢思維的智慧,野心永遠無法把你帶往理想的目的地。
由上而下的管理法可能會害慘世界最大城市和企業的領導者,以及當代最有錢的商人—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 )在2021 年宣告特斯拉( Tesla )將開發名為「 Optimus 」的類人型機器人時,便嘗到了苦頭。
馬斯克的人形機器人計畫受挫
馬斯克的計畫是打造機器人來進行無趣、高風險或重複性的工作,而這登上了新聞頭條。只不過,顯然機器人還沒有準備好粉墨登場。
馬斯克不願延後發表會的時間,於是如期登上舞台,而後方則有個穿著黑白彈性纖維連身衣的人在跳放克風格的舞蹈。演說到了尾聲時,馬斯克宣告:「很顯然這不是真的⋯⋯,但特斯拉機器人會是真的。」
媒體猛烈抨擊了這場表演。馬斯克一向是公關大師,能讓自己和公司的產品登上頭條,但這次還是栽了跟頭。這場表演對機器人來說只是一小段舞蹈,卻是那位演員的一大失誤。假如他能事先和信任的顧問沙盤推演過,或許這場災難就不會發生。於是,我給馬斯克先生的備忘錄:「在冒著名聲受損的風險之前,請先測試一下。」
英國公家專案白花4650億稅金
更嚴重的失誤便是發生在 2002 年,英國國民保健署( 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 )的資訊科技專案。此專案的執行表現,堪稱我個人心目中管理最差的專案。為回應英國內閣改善醫療體系的要求,國民保健署推動集中式電子病歷系統的計畫。
不幸的是,負責決策的是內閣官員、公務員和專案經理,他們對醫療體系都沒有足夠的知識。因此,這項計畫不但嚴重缺乏效率,成本還特別高昂,幾乎創下公部門的史上新高。
某個公共支出監督機構發布了致命的報告:「假如在計畫的一開始就諮詢醫界專業人士,保健署或許就能避免許多陷阱和浪費。」國民保健署的病例系統計畫最終在 2010 年終止,一共浪費了 155 億美元(約當時新台幣 4,650 億元)的寶貴稅金。
重大變革決策前應參考基層員工意見
終端的使用者以及服務他們的員工,總是最了解生態系統中的細微運作。身處高層的管理者在做出重大變革決策前,若未能諮詢日日實際維持系統運作的基層人員,就容易犯下大錯。
如果他們忽略這些最值得信賴的顧問—也就是實際「做事的人」,那麼就會創造出一群「接受命令者」(Order Takers),只會乖乖地等待來自最上層的命令。這些員工會關閉自己的創造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主動性,這可不是優秀領導者所樂見的事。
本文摘錄自:《蜂巢思維:企業面對積弊成習、對手強勢競爭與動盪世局,如何創造有意義且持久的變革》,作者: 希凡.麥克赫爾,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