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沒得選嗎?破解「職場潛規則」的關鍵思維!
Zoe 面對主管暗示的潛規則,選擇用專業回應而非妥協,最終成功爭取到專案機會。職場中,懂得拒絕模糊暗示、堅持原則,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導權。


文章目錄



Zoe 拿著手機,手指在螢幕上猶豫地滑動著,內心天人交戰。
訊息框裡,是部門主管發來的一條簡訊:
「這次的專案名額很少,我可以幫你爭取一個。但,懂的吧?要多一點默契😊。」
Zoe 盯著這句話,感覺胃裡泛起一陣反胃的感覺🤢。
這是什麼意思?主管在暗示什麼?是要她「特別表現」來爭取機會,還是說,如果她不配合,她就沒機會了?
她突然覺得整個職場變得晦澀難懂,像是一場她沒學過規則的遊戲,而她,被擺在了一個艱難的選擇裡。
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不想搞砸,也不想錯過機會……但,她該怎麼辦?
她猶豫了一會兒,終於撥通了 Alan 的電話——她的職場解惑大師,也是個專門研究「底層邏輯」的怪人。
什麼是「潛規則」?
「Alan,我覺得我遇到職場潛規則了……」Zoe 在咖啡廳坐下,語氣帶著不安。
Alan 皺眉,「讓我猜猜,主管沒有明說,但讓妳感覺『如果不配合,就沒機會』,對吧?」
Zoe 點頭,「對!但他沒明講,我也不確定是不是自己想太多……」
Alan 嘆了口氣,在筆記本上寫下:
「潛規則的底層邏輯」
- 模糊性:潛規則從不明說,因為明說就變成「違規」了。
- 利益交換:它建立在「誰掌握資源,誰能定義規則」。
- 風險轉移:讓你來做選擇,但風險永遠不在他身上。
「潛規則的厲害之處,就是它不違法,卻讓人不得不順從。」Alan 指著筆記,「因為它用的是經濟學家的對錯觀——讓你用最低的代價換取最大利益,讓你覺得不答應是『自己的損失』,而不是『對方的錯』。」
「天啊……」Zoe 抱頭,「所以這不是我想太多,而是他故意讓我困在這種選擇裡?」
「正確。」Alan 微笑,「但妳還沒輸,因為妳還有商人式對錯觀可以用。」
破解潛規則的三步驟
「第一步:分析風險與成本」
Alan 在筆記本上寫下:
- 假設:「如果我配合了,會得到什麼?如果不配合,會失去什麼?」
- 驗證:「這個『機會』真的值得嗎?還是這只是主管虛張聲勢?」
- 結論:「有沒有其他方式,不用陷入潛規則,卻仍能拿到機會?」
- 調整:「如何讓自己在拒絕的同時,不被針對?」
「這跟投資決策一樣,如果風險大於收益,那就不值得投入。」Alan 笑著說。
Zoe的職場選擇
這天回到公司後,Zoe 開始觀察。
她發現,主管的「機會」其實沒那麼稀缺,有些人沒「特別表現」,最後還是進了專案。
她也發現,之前有幾個順從潛規則的同事,最後反而變成「被主管控制的棋子」,失去了主動權。
她深吸一口氣,知道該怎麼辦了。
隔天,當主管再度釋放「暗示」,Zoe 淡淡一笑,回了一句——
「主管,這個專案我真的很想參加,我希望能用我的能力來爭取,而不是其他方式。」
主管愣了一下,眼神閃過一絲不悅,但很快又恢復了笑容,「哈哈,當然當然,公司最看重的還是能力。」
Zoe 笑著離開,心裡有種久違的輕鬆。
幾週後,專案名單公布——她的名字赫然在列。
她發現,那些順從潛規則的人,並沒有獲得更多優勢,而真正進專案的,是那些真有能力的人。
這一刻,她明白了——有時候,潛規則只是個心理遊戲,讓你以為自己「沒有選擇」,但其實,你永遠有選擇。
後記:如何應對職場潛規則?
- 「模糊」就是陷阱,當對方不明說,你就有選擇權
- 分析風險,計算利益,決定是否值得
- 以「專業」為核心,讓自己掌握主動權
- 拒絕時保持禮貌,讓對方找不到攻擊點
職場不是沒有選擇,而是你敢不敢選擇。
這天晚上,Zoe 給 Alan 發了訊息:「我贏了!我沒踩進陷阱,還是拿到了專案機會!」
Alan 回了一個大拇指:「恭喜妳,這次妳掌握了自己的底牌。」
這一次,Zoe 明白了——真正的職場高手,不是迎合潛規則,而是打破它的人。
本文經 Alan大叔 授權
文章來源:你真的沒得選嗎?破解「職場潛規則」的關鍵思維!
圖片來源 / Freepi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