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要求簡報是刁難嗎?HR揭露真實原因
對HR來說,簡報不只是測技能,更是態度與投入的展現。說「怕麻煩」容易被解讀為懶散、不願負責。面試簡報不求華麗設計,而是看候選人是否理解職務、展現邏輯與企圖心。


文章目錄



「請問這個簡報是一定要做嗎?有點麻煩耶,我可以用口頭講就好嗎?」
當我接到這通電話時,手上剛好在排部門主管的面試流程。那位求職者是我們原本很看好的對象,履歷漂亮、經歷也足夠,剛好這份職缺希望入職人選具備簡報與邏輯溝通能力,因此安排了「簡報報告」作為最終面談的一部分。
但這句「很麻煩」,最終取消了面試。
簡報不是刁難,而是工作的一部分
我們要求簡報不是在考你PPT做得多美,也不是要你自我表演,而是因為——這就是工作本身會需要的能力。
這類型面試設計,通常出現在以下幾種類型的職缺中:
- 需要提案的行銷職
- 需要說明流程的專案管理職
- 需要簡報內部規劃的幕僚角色
- 需要向客戶展示解決方案的業務工程師
如果你連面試簡報都不願意做,HR或主管就會立刻想:
「那你進來後,遇到這種狀況也會說『好麻煩』嗎?」
HR這樣思考:你回應的不只是「簡報」,是工作態度
當你說「這個可以不用嗎?很麻煩」,HR內心會浮出這些疑問:
- 你真的理解這份職務內容嗎?
- 你不做簡報,是因為你不會?還是你不想準備?
- 你現在就嫌麻煩,進來以後會不會事事敷衍?
尤其當其他候選人都願意花心思準備簡報時,你的「不想做」就不會被理解成「坦率」,而是「懶散」與「沒有意願」。
我們不是要你完美,而是要你投入
有些求職者以為要做到精美、商務級才算合格,實際上不是。HR與主管真正想看的是以下幾點:
1. 你是否花時間了解這份工作?
你的簡報內容有沒有回應職缺職責?是否提到實務操作方式?這是判斷你是否認真看待機會的關鍵。
2. 你的表達與邏輯如何?
哪怕只是用簡單的三頁、五頁,也可以呈現你邏輯如何鋪陳、語言是否清晰,這會直接影響錄用決策。
3. 你有沒有企圖心與責任感?
準備簡報雖然辛苦,但願意做的人,代表他看重這個機會,也願意用行動證明自己。主管最重視的,就是這種「做事的人」。
「怕麻煩」這件事,在面試中非常致命
許多HR其實願意幫求職者彈性調整,但當聽到「這個好麻煩」、「可以省略嗎」、「我不想準備這些格式」等句子時,基本上錄取可能性已經大打折扣。
這不只是在測你準備力,也是在觀察你的「心理溫度」——是否真的想來、是否願意為這份工作多付出一點。
求職者可以這樣做:用準備展現企圖心
如果你遇到簡報型面試,不必緊張,但也別輕忽。
這裡有幾個簡單建議:
- 把簡報當成一次提案機會
- 不需要花俏設計,但內容邏輯要清楚,開頭說你要講什麼,最後總結你建議什麼。
- 內容最好跟工作職責有關
- 例如應徵專案職,可以分享過往你執行的專案流程與結果;行銷職可以分享過去操作的活動或一份簡單策略分析。
- 不會用PPT,也可以用Google簡報或圖文方式呈現
- 現在工具眾多,不是格式取勝,而是內容有意義才重要。
- 若真的有困難,應提出具體討論而不是一句「可不可以不要」
- 例如:「因工作緊湊,若能以簡報架構為主、口頭報告為輔,我會更有信心呈現自己,是否可以這樣進行?」
你說這個麻煩,那主管會怎麼信任你?
職場上,沒有哪個任務是「剛剛好不麻煩」。
面試也不是服務你個人,而是讓你有機會「證明你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的過程。
你選擇不做簡報,代表你選擇不參與這個機會。
而HR與主管,也會選擇放下你這份履歷。
請記得:你怕麻煩的態度,正是HR最怕錄取的對象。
本文經 ADIO 授權
文章來源:一份簡報就是你對這份工作的態度測試:別用一句「好麻煩」斷送錄取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