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造成大離職潮!企業應採取的4個有效方法
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人們也開始思考現在的工作是否夠具有彈性與安全性,據台灣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94%受訪者表示自己有過職業倦怠,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降低離職率,留下有價值的員工呢?
文章目錄
過去,有許多文章在討論「員工為何離職?」,然而多數原因都與錢有關,另外也有人認為同事、主管間的相處很重要。而在新冠肺炎大流行過後,人們也開始思考現在的工作是否夠具有彈性與安全性,因此歐洲、美國都諸國都面臨大離職潮的問題。
美國知名員工福祉公司《Limeade》在一份2021年的研究報告中提到,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有40%是因為感到倦怠、有34%是因為公司正在經歷組織變革,在者則是缺乏靈活性、受到歧視、貢獻和想法不被重視皆占了20%,可見絕大多數員工在離開之前的工作時都感到精疲力竭,並覺得自己的能力被低估。
另外,據台灣人力銀行調查發現,有94%受訪者表示自己有過職業倦怠;但職業倦怠並非不能解決,通常企業要解決職業倦怠的方法有兩種,分別是讓員工休長假或加薪。但不論是哪一個方法都治標不治本,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降低離職率,留下有價值的員工呢?
正視職業倦怠問題
大離職潮已是全球企業皆須面對的問題,而職業倦怠往往是多數求職者離職的主因,常見的倦怠表現包括憤世嫉俗、壓力、身心疲憊以及冷漠,所以當員工出現以上表現,企業就要開始提高警覺。
然而職業倦怠所帶來的大離職潮影響也並非都是壞的,《Limeade》首席科學顧問Laura Hamill 博士曾表示:「大辭職潮對雇主來說是一個發展、學習和做得更好的絕佳機會。從這些反饋中學習和成長的公司將會成功。」
企業界此機會投入關懷員工、了解員工的需求、進行雙向溝通,更能留住潛在人才,且提升員工在公司長期就業意願,甚至對外推薦為理想的工作場所,讓企業成為更具吸引力的雇主。
解決員工職業倦怠的4個方法
職業倦怠對於員工的工作品質及表現皆會有負面影響,進而產生離職的念頭;而因倦怠造成員工憤世忌俗的性格,也可能導致員工之間的衝突,若企業沒有及時的因應對策,甚至可能會造成離職員工鼓勵其他人一起離職的連鎖反應,可見企業解決員工職業倦怠問題刻不容緩,以下提供3個解決員工職業倦怠的方法:
調查員工需求
使用雙向匿名調查技術來收集員工反饋,與員工分享調查結果並根據結果採取行動。強大的調查策略不僅可以幫助企業識別是否陷入職業倦怠的跡象,還有助於與員工建立雙向溝通和信任。
定時舉辦心理講座
雖然關心員工心理問題最快的方法是一對一的溝通,但這並不能一勞永逸,建議 HR 可以定時舉辦心理講座,或是重新審視人力分配,讓員工有足夠的休息時間減壓。
提供更具靈活性的工作
接受《Limeade》調查的受訪者談到什麼樣的工作會吸引他們時,說到遠距工作的選項的高達 40%。遠距或是靈活度高的工作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顯得更具有競爭力。
因此靈活度高的工作也能減少員工的職業倦怠感,讓他們有更好的機會來達成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
員工是需要被主動關懷的
當《Limeade》詢問受訪者「新老闆與舊老闆最大的差別是什麼」時,多數人表示新公司更在意他們心理健康或是員工福利。因此當員工感受到被關心時,他們會更願意投入工作、壓力更小的同時幸福感也會更好
透過這份報告可以大致了解員工離職的原因,但每個人想要離開的原因都不同,因此建議企業或 HR端可以透過定期的面談傾聽員工的真實意見,並在合乎企業利益與福祉下做出相對應的反饋,這樣不但可以讓員工保持積極性和參與度,也能進一步提升雇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