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成  就  一  直  前  進  的  你

loanding...

首頁>升薪兵法>愛抱怨又愛說教?如何優雅回應4種職場討人厭行為

愛抱怨又愛說教?如何優雅回應4種職場討人厭行為

在職場上,難免遇到抱怨、不斷指導、話多或被動攻擊的同事,如何應對這些令人惱火的行為呢?本文試著以同理心的角度出發,透過理解這些行為背後可能的心理成因,幫助我們將「討厭的人」視為成長的老師。

愛抱怨又愛說教?如何優雅回應4種職場討人厭行為
share
share

在職場與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煩人或令人沮喪的行為。如果上司或團隊成員出現惹人厭的行為,你很想一吐為快,直率地說出感受,但你要明白這有可能帶來不必要的後果。

最好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以冷靜、圓融的方式處理。換句話說,你要持續把討厭的人視為老師,因為他們讓你有機會練習保持平靜,抱持實際的期望。如果用憤怒或不滿來回應,八成不會達成你想要的結果。 

療癒自己的時候,誠實找出別人最讓你困擾的特質。是抱怨嗎?批評嗎?還是固執或霸道?我們都可能在某些時刻展現出這些行為。當你能夠承認「我自己也可能如此」時,就不會那麼輕易被激怒,甚至能以微笑看待他人的缺點。

別忘了,以下的職場行為只是我們或別人偶爾出現的討厭特質,不代表整個人一無是處。記住他人可愛或美好的一面,也能讓你保持客觀,避免放大你厭惡的地方。 

 

職場討人厭行為1:抱怨

每次你和這個人互動,他都在唉聲嘆氣,覺得自己很可憐。你提出辦法的時候,他們會說:「是沒錯啦,可是......」這樣的人只想抱怨,不想改變。

如何增強同理心

你可以意識到,習慣抱怨的同事可能從小就在那種家庭中成長。家人說話一個比一個大聲,從不讓任何人講完一句話。這種同事,從小需求沒被聽見,如今透過抱怨過度補償,因為他們身旁不曾有解決衝突的榜樣。

如何以同理心回應

設定明確的界線,限制你聽他們抱怨的時間。例如,你可以友善地告訴同事:「我看得出這件事對你造成多大的壓力。我會為你祈禱,希望問題很快能解決。我的專案截止日快到了。等我這邊的事情告一段落,你也準備好要探討解決方案,我們再找時間聊一聊。」你也可以把同事轉介給人資部門,協助他解決工作方面的問題。

 

職場討人厭行為2:好為人師

這個人經常對你指手畫腳,提供不請自來的建議,讓你很想避開。不論是面對主管、工作,甚至煮晚餐的方式,這個人不斷糾正你,告訴你「更好」的方法,自認有義務指出你的缺點,你才能「改進」。

如何增強同理心

意識到他們的父母很可能是控制狂,令人感到窒息或習慣性挑錯。由於孩子會模仿父母,成年後通常也習於控制和糾正別人。 

如何以同理心回應

用輕鬆、關心的語氣告訴同事:「我重視你的意見,我會考慮的。我需要更多時間好好想一想。」告訴團隊成員:「謝謝你的回饋,真的很感謝。」

你不是在道歉,也不是在息事寧人,只是單純告知你收到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感到被聽見。稍後再評估他們的觀點是否帶有幾分真實性,但還是按照你直覺最好的方式去做。 

 

職場討人厭行為3:講個不停

一開始,這似乎是個有意思的人,但他們沒完沒了講個不停之後,你感到疲憊。你想找機會插話,可是對方沒有停下的意思,還可能整個人靠過來,幾乎貼著你呼吸。你往後退,他們又再度靠近。我有一名患者形容這樣的同事:「每次我看到這個 人,我的腸子就開始痙攣。」 

如何增強同理心

這種同事生長的家庭,可能就是靠著喋喋不休趕走不舒服的感受。說個不停是一種防禦機制,以阻止痛苦的情緒或更深層的問題浮出水面。

如何以同理心回應

非口語的提示對這種人起不了作用,因此,雖然會尷尬,你必須打斷他們。結束對話的方法是有禮貌地告知,「抱歉打斷你,我得趕去另一個約會」,或是「不好意思,我需要去一下洗手間」。你也可以先聽同事講個幾分鐘,接著用中立的語氣,提出「我也想對這個話題發表意見」。

如果你用簡潔、實事求是的方式,平心靜氣地傳達需 求,他們會更容易聽懂你的意思。 

 

職場討人厭行為4:被動式攻擊

這樣的人用微笑表達憤怒。他們傾向於找藉口,不肯替自己的行為負責,例如,同事答應幫忙完成要交的專案,結果沒做,然後不帶歉意笑著說:「我有太 多工作要忙,這件事不在我的優先事項清單上。」或是某場會議跟推動你的工作有關,但同事「不小心」忘了找你參加。

這一類事件至少是這個人不可靠的警訊。會採取被動式攻擊的人,往往會重複這個模式,所以要保持警惕。他們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舒服或不受重視,但表面上「人很好」。

如何增強同理心

他們的間接攻擊與藉口,可能是因為父母的管教嚴格,這是他們唯一能安全表達憤怒的方法。此外,這些行為也可能是他們的應對機制,為了在家中獲得控制權或者逃避壓力。

如何以同理心回應

清楚表達你希望他們做什麼,例如:「你承諾要加入這個專案,就要做到/你必須把我加入會議名單。」他們或許還是會試圖鑽漏洞,但如果你保持有話直說、不責備他們的態度,他們比較容易配合。

職場充滿各式各樣的人與行為,有些會讓我們心浮氣躁,甚至影響情緒與效率。如果能以同理心看待,明白這些特質往往源自成長背景或防禦機制,就更能冷靜應對。

 

本文摘錄自:《同理心的創造力》,作者:茱迪斯‧歐洛芙,大塊文

 

上一篇: 如何提升工作能力?四大方法助你快速成長

你可能會喜歡的文章

author

作者簡介

我是大塊文化 / 大塊假我以文章

「大塊」所傳達的訊息是:「這家公司希望能為讀者提供些很有意思的閱讀——讓自己開闊,也好玩的閱讀。」

totop